石柱冷水镇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种出好“丰”景好“钱”景丰都:风电长廊助推乡村振兴重庆农业农村经济上半年稳步增长黔江:鹿茸菇首次实现工厂化生产奉节:大山之巅种蜜李 科技助力价更高洋蓟种植高产技术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石柱冷水镇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种出好“丰”景好“钱”景
丰都:风电长廊助推乡村振兴
重庆农业农村经济上半年稳步增长
黔江:鹿茸菇首次实现工厂化生产
奉节:大山之巅种蜜李 科技助力价更高
洋蓟种植高产技术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黔江:鹿茸菇首次实现工厂化生产

白伟

  形似鹿角的鹿茸菇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菌,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制种、培育,黔江区首批1.2万棒鹿茸菇丰产,标志着黔江区大规模成功培育出鹿茸菇,并首次实现工厂化生产。

  日前,笔者在黔江区水田乡龙桥村占地约40亩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看到,成排的食用菌培养库整齐排列。刚打开库门,一阵淡淡的雾气便弥漫开来,大量鹿茸菇菌棒整齐排列在多层培养架上。入库近30天的菌棒上,一簇簇、一排排灰白色的鹿茸菇争相探出头来,如同千万把小伞齐撑开。

  重庆市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曾凡平说:“这是黔江首次规模化成功培育出的鹿茸菇,目前鹿茸菇的产量一袋能够产出0.6千克左右,产值达到8元。”

  基地里,食用菌组工人采摘忙,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采摘结束,确保鹿茸菇的品质。

  重庆市三乘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负责人凡健飞说:“这是我们第一批培育出来的鹿茸菇,第一批1.2万棒,2天之内就完全采摘完,预计可采摘1.5万斤。”

  据了解,鹿茸菇中因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一种市场前景不错的食用菌品种。黔江区首次成功培育出鹿茸菇后,将利用废弃桑枝,进一步扩大培育规模,通过20余个食用菌培养库,实现全年循环工厂化生产。

  曾凡平表示,接下来将通过工厂化的栽培模式,继续扩大规模,日产量提高到6000袋,年产量提高到200万袋,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

  黔江区水田乡食用菌种植基地除了培育鹿茸菇外,还成功培育出了袖珍菇、桑黄等食用菌品种,年使用废弃桑枝条达1500余吨,制作各类菌包超过300万棒,进一步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助农增收。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