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冷水镇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种出好“丰”景好“钱”景丰都:风电长廊助推乡村振兴重庆农业农村经济上半年稳步增长黔江:鹿茸菇首次实现工厂化生产奉节:大山之巅种蜜李 科技助力价更高洋蓟种植高产技术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石柱冷水镇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种出好“丰”景好“钱”景
丰都:风电长廊助推乡村振兴
重庆农业农村经济上半年稳步增长
黔江:鹿茸菇首次实现工厂化生产
奉节:大山之巅种蜜李 科技助力价更高
洋蓟种植高产技术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柱冷水镇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种出好“丰”景好“钱”景

通讯员 隆太良 王秦 罗远琴

  太平村村民在采摘菜椒。

  外地客商在查看辣椒品质。

  河源村村民将卷心菜装车。

  玉龙村打造的菜辣椒基地。

  青翠的菜辣椒、鲜嫩的卷心菜……进入8月以来,走进石柱冷水镇太平、玉龙、河源等村的高山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蔬菜长势喜人,大地上绿意肆意流淌,菜农们忙着采摘、搬运、分拣、称重、装车……一幅忙碌的丰收图呈现在眼前。

  “我家发展高山蔬菜产业有多年了,今年种植的菜椒、花菜等蔬菜共有10多亩,菜椒现在每斤卖7角,亩产量有3000千克左右,从种下到收获仅3个月时间,总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谈到产业发展,太平村希望组的蔬菜种植大户彭德春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介绍,冷水镇海拔在1500米左右,昼夜温差大,蔬菜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相比市面上的普通蔬菜,高山蔬菜的品质和口感更优,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前景广阔。

  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冷水镇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和交通优势,实施“党建+产业”,因地制宜将高山蔬菜产业培育成带动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将太平、玉龙、河源打造成了高山蔬菜“专业村”。

  今年春季,在冷水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发动下,太平、玉龙、河源种植有以菜椒、卷心菜、萝卜等为主的高山蔬菜6000余亩,其中仅菜椒的种植面积就有3000余亩。

  眼下,菜椒、卷心菜等蔬菜已进入采摘期。连日来,三五成群的村民背着背篓,走进蔬菜基地,熟练地采摘着菜椒、卷心菜,整个基地热闹忙碌。收购蔬菜的客商为方便菜农,将车辆停靠在公路边,车来人往成为蔬菜基地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产销对接关系到农民的“钱袋子”和群众的“菜篮子”。为将高山蔬菜顺利销售出去,保障菜农的收入,冷水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干部,通过网络多方发布货源信息,积极寻找销路、对接市场,有效拓展了高山蔬菜的外销渠道。

  “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运输和销售都不用操心,每天都有货车直接开到基地来收购,让我们吃下了发展产业的定心丸……”谈到销售和运输助力产业发展,菜农们的脸上绽放出欢喜的笑容。

  “这里的高山蔬菜品种多、品质好,深受重庆主城、涪陵、万州和湖北利川、恩施等地顾客的喜爱。”在太平村希望组收购菜辣椒的一位客商说。

  “我镇的蔬菜品质优且属有机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以来,越来越多的群众依靠‘菜篮子’鼓起了‘钱袋子’。”冷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充分利用高山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打好“高山”“有机”牌,持续优化种植结构和销售模式,确保广大群众在蔬菜基地种出好“丰”景、种出好“钱”景。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