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互联网销售新模式让地理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西藏自治区中小学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在渝培训结束重庆悦来智慧岛亮相世界建筑师大会永川将构建六大重点工程赋能科技创新湿地碳储量估算填补长江源科研空白
第0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探索互联网销售新模式
让地理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23年西藏自治区中小学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在渝培训结束
重庆悦来智慧岛亮相世界建筑师大会
永川将构建六大重点工程赋能科技创新
湿地碳储量估算填补长江源科研空白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川将构建六大重点工程赋能科技创新

  本报讯 (通讯员 钟梅)未来5年,为实现“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成势、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高素质科技人才支撑有力、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五个主要目标,永川着力实施六大重点工程。

  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工程”。构建“412”科技创新战略布局,“4”是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区域科创高地;“12”是12个重要战略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元宇宙、大数据、创新药物、生物制造、智慧农业、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先进光电与量子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绿色制造、再生资源利用等,并进行动态调整、迭代升级。提升现有创新主体科技创新实力,积极引育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区域创新的战略科技力量。

  企业创新主体“提升工程”。大力实施“663”行动计划,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力争规上企业研发平台建有率达到55%以上。建设创新联合体,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化有组织创新,探索工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化“揭榜挂帅”攻关机制,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战略性产品。

  科技创新平台“重塑工程”。加快建设以国家高新区为引领的核心承载区,打造科技创新集聚区,建好“永川科技创新中心”。紧密对接“2215”现代制造业集群,构建国家级、市级、区级科技平台体系,整合现有平台,积极谋划建设新的平台,以更大的平台优势形成更大的发展胜势。

  产学研用深度“融通工程”。坚持创新开放合作,深入推进成渝协同创新。全面融入“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合作。深化拓展与重点区域的科技协作。深化“产城职创”融合发展。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对接高校院所重大科技成果,支持小试、中试和示范推广。

  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工程”。持续深化“双招双引”,扎实推进人才开放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培育壮大重点人才队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一流创新生态“优化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做好全周期、全要素科技创新人才服务。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数字赋能。提升多跨协同、高效联动的创新项目组织能力。持续释放创新活力,提质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积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