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 白秀颖)7月18日,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市科技局、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重庆市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若干措施》(下称《措施》),从6个方面推出30条措施,加快培育更多优质市场主体。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启动实施了“双倍增”行动计划,并提出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企业超过6.7万家;到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1.28万家、8.6万家。
此次出台的《措施》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支撑产业技术升级、引育科技创新人才、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提升政务服务水平6个方面推出了30条措施。
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在汽车核心软件、高端器件与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重点)科技专项,每年布局攻关任务200项以上,研发项目资金超过70%投向企业。
在支撑产业技术升级方面,支持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重点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分别奖励50万元、100万元。
在引育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加大市级科技计划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提高青年科技人才承担市级重大(重点)科技专项的比例,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作为参研人员比例不低于60%。
在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方面,做大重庆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规模,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落地,鼓励区县、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力争基金规模达到20亿元以上。
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方面,建设全市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库,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推介机制,制定科技成果推广清单,组织科技成果进区县专项行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方面,加快数字化平台建设,完善重庆市技术要素公共平台,为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全周期、全流程、专业化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