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 学非遗黄葛树下的“大思政课”我市首个校外培训机构协会成立大足区启动“心光·砺行——‘石刻’助你成长”资助主题系列活动江津区科协举办儿童性教育主题科普活动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 建设教育强国城口县科协开展应急科普进校园活动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活动走进彭水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公布全国高校首个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在西南大学揭牌国家助学贷款累计发放超4000亿元
第05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抖空竹 学非遗
黄葛树下的“大思政课”
我市首个校外培训机构协会成立
大足区启动“心光·砺行——‘石刻’助你成长”资助主题系列活动
江津区科协举办儿童性教育主题科普活动
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 建设教育强国
城口县科协开展应急科普进校园活动
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活动走进彭水
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公布
全国高校首个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在西南大学揭牌
国家助学贷款累计发放超4000亿元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6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共143门课程入选!
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公布

  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共有5750门课程获认定,其中包括1095门线上一流课程,472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800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76门线下一流课程,307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其中,重庆共143门课程入选。这是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以来推出的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目前国家级一流课程数量已经过万。

  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标准,推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在提高课程质量、推动课堂革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与首批一流本科课程相比,第二批课程主要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覆盖范围更广,5750门一流课程来自804所本科高校,实现了所有省份全覆盖,不仅有“双一流”高校课程,也有大量地方高校的特色课程,教师参与面进一步扩大,“打造金课”成为广大高校和教师的共同行动。

  二是课程结构更优,更加注重课程对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适教性,进一步优化了学科结构、区域结构和类型结构,5750门课程不仅覆盖了全部学科门类,而且覆盖了所有专业类。

  三是课堂改革更深入,反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大力推动先进教育理念、数字化优质资源和创新性教学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注重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开放共享,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认定数量,进一步鼓励线下课程有效运用智慧教室等新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改革,加快教育教学的新形态形成。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坚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标准,启动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示范带动更多高校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堂革命由外在推力转为内生动力,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重庆教育)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