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光学系统在轨制造与集成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突出探索新型量子材料与器件新技术南岸首个“港口岸电”系统正式建成投用打造优质孵化环境 助力企业快速成长科学家开发出全固态空气蓄电池
第0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空间光学系统在轨制造与集成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突出
探索新型量子材料与器件新技术
南岸首个“港口岸电”系统正式建成投用
打造优质孵化环境 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科学家开发出全固态空气蓄电池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6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岸首个“港口岸电”系统正式建成投用

  本报讯 (记者 杨雪婷)近日,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建设的“港口岸电”系统,在公运纳溪沟码头正式对外投用。自此,停靠在该码头的船舶可利用清洁、环保的“岸电”替代船舶辅机燃油供电,真正实现“以电代油”。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船舶均使用燃烧轻质或重质柴油的发电机自行发电,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氮化物,是影响港口及所在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港口岸电”系统,是将岸上电力供到靠港船舶使用的整体设备,以替代船上自带的燃油辅机,满足船上生产作业、生活设施等电气设备的用电需求。通过采用“岸电系统”,由供电公司向船舶方提供高质量电能,使用电能替代油料损耗,降低船舶的运行成本。

  在岸电项目建设中,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长江沿线岸电全覆盖要求,加快燃油替代,全力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减少长江流域临时停靠船舶的污染排放,推动长江流域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结合山城特色与长江江域特点,实施“一码头一方案”,充分考虑枯水期、丰水期水位及落差影响,设计电源电缆长度大于历史最低水位,实现电缆分段管理和收放,保障洪水暴涨和快落时电缆收放的安全性。

  日前,在公运纳溪沟码头,2台崭新的低压岸电配电箱和智能控制柜已全部安装完毕,并具备投用条件。该项目自2022年10月启动,设计为2艘趸船泊位,可同时为2艘货船提供充电服务。

  据悉,该“港口岸电”系统投用后,预计年用电量超过50万千瓦时,替代燃油消耗135吨,减少420.5吨二氧化碳排放,有效助力长江生态保护。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