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才兴重庆”博士渝行周聚焦半导体行业重庆新增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重庆两名科技工作者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重大突破 黑障区“照样看得清”数字化智能化让“小”齿轮变大变强专注生猪研究数十年 只为端稳国人“肉盘子”航天科普研学基地落户奉节制造产业狠抓研发
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百万英才兴重庆”博士渝行周聚焦半导体行业
重庆新增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重庆两名科技工作者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重大突破 黑障区“照样看得清”
数字化智能化让“小”齿轮变大变强
专注生猪研究数十年 只为端稳国人“肉盘子”
航天科普研学基地落户奉节
制造产业狠抓研发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6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作华
专注生猪研究数十年 只为端稳国人“肉盘子”

  刘作华。(受访者供图)

  “粮猪安天下”。我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猪肉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高达2/3。

  为了把国人的“肉盘子”端稳,数十年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院长、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作华专注于我国地方猪保护利用,他带领团队率先建立了新型保种模式、创制无菌猪,建成国内最大的地方猪种质资源库。

  据介绍,无菌猪是一种特殊的动物模型,在出生时是无菌剖腹产,饲养于无菌隔离器中,呼吸无菌的空气,吃的食物和饮水必须进行特殊的灭菌处理。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国内率先建立无菌猪繁育技术体系,建立了目前国内唯一且国际规模最大的标准化无菌猪培育与转化应用平台。”他表示,这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与人类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用猪资源保障。

  此外,由于过去长期不规范使用饲用抗生素,导致产生抗生素残留、细菌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我国从2020年7月1日起,已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刘作华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研究攻关,成功创制出国内外首个国家批准使用的猪用免疫调节肽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腺苷七肽”。

  他介绍,免疫调节肽具有增强仔猪肠道稳态、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和机体细胞免疫等功能,从而降低腹泻率,提高对饲料养分的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腺苷七肽’的获批并实现产业化,为替抗产品研制开辟了新路径,将助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