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属先秦时期巴子国江州,自古为成渝水路要冲,承载着先秦时期巴子国江州的历史底蕴。自古以来,这片土地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篇。九龙滩、铜罐驿、白市驿等古驿站更是历代文人吟唱的重要场所。
九龙滩
据考证,九龙滩的地名可追溯到明朝。清乾隆时期的《巴县志·建置之度外山川》记载了九龙滩的存在:“滩在江心,有九石翘首若龙。”这段记载指的就是九龙滩,描绘了滩上九块石头犹如龙首的景象。
然而,要真正了解九龙滩的风光,我们还得从古诗中去寻找时光的痕迹。最早一首描写九龙滩的诗歌是明代诗人朱嘉征的九龙滩题刻“渝城日日雨,云乱无定所……牵笮沂九龙,石立纷然怒……”据考证,这首《九龙滩》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写九龙滩的诗歌。朱嘉征在逆水而行时,被眼前咆哮的江水所震撼,他便用诗歌将九龙滩的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另一位清代诗人龙为霖也曾写下了《九龙滩别墅杂诗十首》中的一首诗《九龙滩》。
九龙滩
(清)龙为霖
别业初开向九龙,耽幽僻性几人同。
澹烟笼日春阴候,古木栖云暮霭中。
千棵竹摇三径雨,一林鸟唤百花风。
从今习静观朝槿,世路尘埃一洗空。
龙为霖是巴县人,历任云南太和知县、石屏知州、广东肇庆同知、潮州知府。他的诗作《本韵一得》被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是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唯一留有书名的清代重庆学者。这首诗描绘了260多年前九龙坡长江沿线九龙滩的景色。
铜罐驿古镇
铜罐驿镇,隶属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地处九龙坡区西南部,东与大渡口区跳磴镇相连,东南临长江,与江津区隔江相望,西与西彭镇接壤,北与陶家镇毗邻。
铜罐驿镇曾为古驿站;江边龙脑山像一条巨龙饮水江中;江中有险滩名鸡心石,过往船只常在此出事。古人为降龙治水,将猫儿峡主峰命名为金剑山,在山顶建金剑庙;又铸一大铜罐抛入江中收鸡心邪。有民谣曰:“金剑斩龙脑,铜罐炖鸡心。”从此过往船只安然无恙;铜罐驿镇因此得名。
作为古代交通的重要载体,古驿站曾是无数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其中,因地处要道,铜罐驿、白市驿最为知名,成为历代诗人咏唱的重点。
铜罐驿
(明)杨慎
金刚滩头寒雨歇,铜罐驿前朝望通。
天转山形回合异,春添江色浅深同。
巴农麦陇层云上,楚客枫林返照中。
水底鲤鱼长尺半,寄书好到锦亭东。
嘉靖三年(1524年),杨慎因“大礼议”案被谪于云南永昌(今云南保山),投荒30余年,终老于戍所。杨慎存诗约2300首,《铜罐驿》就是其中的一首。
杨慎,何许人也?如果说“明朝四川唯一状元”这个头衔还不响亮的话,那么,小说《三国演义》开篇词作者的身份也许更具代表性——那首人们熟悉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正是出自杨慎所作的《廿一史弹词》。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