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紧抓水产养殖发展 推动智慧渔业建设高山果园兴乡村谷山林: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产业发展秀山涌洞:羊肚菌撑起“致富伞”长寿:推进“城乡景、农文旅”融合发展春季育雏鸭管理技术丰都湛普镇:开荒地添新绿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巴南区:紧抓水产养殖发展 推动智慧渔业建设
高山果园兴乡村
谷山林: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产业发展
秀山涌洞:羊肚菌撑起“致富伞”
长寿:推进“城乡景、农文旅”融合发展
春季育雏鸭管理技术
丰都湛普镇:开荒地添新绿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3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业课堂

春季育雏鸭管理技术

  春季培育雏鸭,疫病少,易成活,生长快,好管理,是一年中最佳的育雏季节。春季气候由冷转暖,日照时间逐日增加,此时的气候条件对养鸭很有利,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创造雏鸭生活的有利环境。

  育雏准备:育雏室要用20%烧碱水或20%的石灰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育雏室、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确保每只雏鸭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

  雏鸭保温:雏鸭在一日龄时,鸭舍实际温度应保持在30~32℃,以后随日龄增加,每日降低1℃,直至与环境温度一致后不再降温。

  饮水开食:雏鸭开食的最好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间。需注意的是,要先饮水再开食。可以在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C,能促进雏鸭肠胃蠕动,加速吸收剩余的卵黄,增进食欲,增强体质。

  饲喂方法:在育雏初期(即一周内)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鸭活动。

  饲养密度:雏鸭的饲养密度最好是每平方米饲养一周龄内的雏鸭20羽。以后,可随着雏鸭的生长逐步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10羽。

  鸭舍环境:要随时保持育雏室的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排除室内多余水分,保持鸭舍干燥清洁,改善鸭群生活环境。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