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以科普成果为动力 推动科普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交通合作第8次联席会议召开九龙坡区老科协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周”活动江津区科协赴各镇、街道调研社区科普工作万盛经开区科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众中去蘑菇为什么煮不烂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荣获国家级奖项
第04版:科普
上一版 下一版 
万州区:以科普成果为动力 推动科普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交通合作第8次联席会议召开
九龙坡区老科协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周”活动
江津区科协赴各镇、街道调研社区科普工作
万盛经开区科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众中去
蘑菇为什么煮不烂
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荣获国家级奖项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3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中国

蘑菇为什么煮不烂

猫吞

  大部分食材在烹饪时,都需要我们对时间和温度有精确的控制:一块牛排在锅里多待两分钟,口感就可能天差地别;火锅涮毛肚就更是时间的艺术,稍不留神它也许就老了。但你听说过有人把蘑菇煮过头吗?

  也许,世界上没有比蘑菇更宽容的食材了——即使你把它们忘在火锅里一个小时,当你把它们夹起来的时候,还依然嫩滑有光泽,口感绝对不差。

  相信自己,这并不是你的错觉,而是蘑菇真的煮不烂。

  不老神蘑

  蘑菇到底有多耐煮?一位美国厨师甚至为此做了个实验。

  为了比较各类食材,他切了一块牛里脊、一块褐菇和一块西葫芦,都约为1.3厘米厚,然后将它们放进蒸锅,蒸一段时间后再用CT3质构分析仪来测量它们的“耐咬程度”,也就是咬这些食材需要花多少力。

  结果发现,蒸5分钟后,咬下牛里脊、褐菇和西葫芦分别需要186克、199克和239克的力,而这时品尝者觉得它们吃起来都是嫩嫩的。

  但是,再继续蒸5分钟,一切都变了!这时,咬西葫芦只需要109克的力,相比5分钟前几乎减了一半,品尝者觉得它们的口感已经变得太软烂了;牛里脊则相反,咬它需要524克的力,和5分钟前相比翻了将近3倍,品尝者觉得它们吃起来又硬又韧,就像在啃皮革;褐菇则始终如一,咬它需要195克的力,和5分钟前差不多,它的口感也依然嫩滑。

  如果再继续蒸30分钟,牛里脊会变得越来越坚韧,到后来几乎咬不动了,硬度一共增加了293%;西葫芦会越蒸越烂,最后会变成糊状,失去了原本的结构,硬度比最初降低了83%;褐菇的硬度只会增加53%,就算蒸了40分钟,吃起来也非常软嫩。

  蘑菇耐煮的秘密

  蘑菇为什么不怕蒸不怕煮?答案就是蘑菇身上的特殊物质——几丁质。

  蘑菇的细胞壁由几丁质构成,这是一种含氮的高分子多糖。这种物质同时也存在于虾、蟹、昆虫的甲壳上,因此它也被称为甲壳素。

  几丁质有很好的耐热性,在烹煮中几乎不会改变结构,因此蘑菇的口感也能够保持稳定。在一项研究里,科学家在25MPa的恒定高压下,对金针菇进行加热,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菌丝在不同温度下的形态。从室温加热到大约200℃时,菌丝基本保持不变;如果继续升温,长长的菌丝会急剧收缩,但它们的宽度没有变化;到了380~390℃,由于几丁质完全分解,菌丝才会最终溶解消失——一般我们做菜时的温度和压强,并不足以让蘑菇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肉类容易老,是因为它们有着和蘑菇完全不一样的分子构成。肉类的蛋白质含量高,大多数肌浆蛋白在40~60℃之间就会聚集起来,而在53~63℃的温度下,胶原蛋白会开始变性并收缩,就像拧毛巾一样,肉的水分也被排出了,最终肉就会变得又硬又难嚼。

  和肉类相反,蔬菜煮久了就会变软烂,这是因为植物的细胞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组成,这其中虽然纤维素相当耐热,但是半纤维素和果胶受热后就会开始分解,让细胞壁软化,细胞之间逐渐分离——这样一来,蔬菜的口感就会明显变软。

  不过,虽然几丁质十分耐热,但它并不是坚不可摧的。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无法消化几丁质,但现在已经有研究表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都能够制造酸性几丁质酶,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下分解几丁质。

  几丁质的妙用

  除了少部分人爱吃的昆虫,富含几丁质的常见食物还有虾蟹,不过,它们的几丁质都在我们丢弃的壳里。

  对人类来说,这些几丁质虽然不会被直接吃掉,但依然大有用处。

  在工业中,虾壳和蟹壳常常是用来提取几丁质的原料。几丁质经过处理,可以得到壳聚糖。在医药和卫生领域,因为几丁质和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可以被人体吸收,还不会造成免疫反应,现在它们常常被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和人工皮肤,甚至制作人造器官。除此之外,几丁质和壳聚糖还可以入药,治疗过敏性皮炎等疾病,还能作为药物的载体,促进药物的吸收。

  在食品中,因为壳聚糖带有阳离子,而且安全又无味,它们可以起到絮凝剂和增稠剂的作用。壳聚糖和淀粉经过处理,还可以做成食品包装膜,可以生物降解,对环境十分友好。另外,它们在农业、畜牧业和化妆品产业中也有应用。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