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万州区科协开展2022年新春科普志愿活动。万州区科协供图 |
“科普效果与成绩是检验科普工作实绩的一把‘标尺’,我们着眼于科普渠道多样化、科普活动广泛化、科普平台实用化、科普场馆体系化、科普工作示范化等五化工作,积极探索科普工作全方位有机融合,积极在全区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近日,万州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罗重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万州区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重要思想,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为契机,不断强化科普工作政治引领,持续加大科普经费投入,深入挖掘科普资源潜力,夯实科普阵地建设,常态化开展科普活动,积极构建全域科普新格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一直稳居渝东北片区第一位,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区。
强引领 科普工作明方向、育先锋
近年来,万州区高度重视科普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区领导坚持每年听取科普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全区科普工作,积极参加各类科普活动。2022年6月28日,在万州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研究出台《重庆市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万州实施方案》,区委深改委定期研究综合改革重大问题。此外,还建立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科普工作中长期方案,将科普工作纳入全区“十四五”整体规划、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方案,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为始终确保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科普工作,万州区线上建立了“科协委员+代表+科技工作者”微信群引领平台,线下以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为重要节点,通过报告讲座、现场宣讲、专题党课等形式,组织科技工作者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
“我们还开展了万州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创新团队学习宣传活动,‘我与祖国共成长’征文活动,‘我与祖国合个影’活动和‘我为祖国献祝福’活动,牢牢把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引领科技工作者用党的先进思想武装头脑,用党的先进理论推动科普工作。”罗重生介绍。
近年来,万州区持续深化“三长制”改革,科协组织不断向基层延伸,完成全区52个镇乡街道基层科协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增补“三长”兼职副主席175人,其中医院院长53人、农服中心主任49人、学校校长72人。吸纳各领域专家、科技人员、科普工作者2000余人组建成科技(科普)志愿者队伍,遍布各学校、农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同时,不断壮大科普信息员队伍,“科普中国”App注册科普员达8万多人,位居全市第一。基层科协组织和科普队伍的延伸,打通了科普惠民的最后一公里,为科协工作接长了手臂,培育了科普工作先锋队。
强阵地 科普工作搭载体
近年来,万州区积极推进科普基地、场馆建设,开辟基层科普宣传阵地,拓展新媒体科普传播渠道,科普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明显提高。
“嫦娥四号探测器是用什么火箭发射的?”“歼-20战斗机有哪些厉害的地方?”周末,许多小朋友选择到万州高级中学航空航天科技馆度过假期时光。“无论是下午放学,还是假期,孩子们都喜欢到我们学校的物理科技馆、航空航天科技馆参观体验,还可以在科普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展观看科学视频、科技小制作、体验3D打印等活动。”万州高级中学航空航天科技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统计,全区已累计建成全国和市级、区级科普教育基地35个、校园科技馆6个、社区(村)科普馆3个,其次,正在建设的三峡科技馆(大型科技馆)也预计将在2024年5月开馆,届时,建成后的三峡科技馆将为万州区乃至渝东北地区的孩子们增添一个学习科学知识、感知科技魅力的好去处。
“我学会了微信支付”“我学会了家中骨折自救”……在流水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居民们踊跃交流分享学到的新知识。周家坝街道流水社区谢大姐说:“现在在社区科普大学、社区宣传栏、‘看万州’App、科普大屏等地方都可以学到科学知识,甚至微信上也能收到社区科普员从‘科普中国’分享的权威科学知识呢。”
近年来,万州区推动实施“媒体+科普”计划,与三峡融媒体中心合作,开办《科普天地》专栏;编印《万州科普》读本10万册。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发动科普信息员向公众传播“科普中国”权威科普资讯近90万次,居全市第二;投放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及科普之窗大屏137台,实现城区社区全覆盖。实施“基层宣传阵地+科普”行动,发动镇乡街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公共服务大厅等地建设科普阵地,建成科普画廊100余处,开辟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18个。
强活动 科普工作惠大众
科普活动丰富多彩。万州区在科普活动中坚持形式创新和内容更新。万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来来,我区持续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主题科普活动,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截至目前共发放各类科普读物、新技术手册、科普挂图等资料16万余份(册),受众超20万人次。”万州区还动员社会资源开展科普活动,区级相关部门相继举办“心理健康公益活动”“世界地球日”“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目前,全区科普活动覆盖面已达本地常住人口的80%以上。
科普宣教走进基层。开展防疫防汛应急宣教,组织全区各级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志愿者,利用“科普中国”App、科普云终端等开展应急科普宣传。开展科技志愿宣讲,牵头“讲科技”志愿宣讲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讲科技”活动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组织医疗专家、农技专家深入农村开展实用技术讲座、产业技术指导、医疗健康辅导等志愿活动。同时,组织“三长”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青少年科普教育、疫情防控等科普宣教。
科技竞赛有声有色。组织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线上线下竞赛,参与人数达30万人次,组队参加第三届重庆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万州荣获亚军。坚持科普教育从娃娃抓起,团结全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逐步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模型大赛、中小学生科技节、科普进校园志愿服务多项活动打造成深受全区青少年欢迎的品牌科普活动,致力将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近年来,参与各类活动青少年超10万人次,全区青少年斩获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奖项673项,其中世界级奖项18项。
科技志愿服务掷地有声。万州区在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平台注册万州区科技志愿服务队及其他科技志愿服务队23支,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86场。打造“科普赋能——科技专家走进小区讲科普”品牌活动,重点面向基层科普信息员、科技志愿者开展培训,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普服务;深化“科普赋能”志愿服务走基层,组织医学、应急、食品、反邪教、安全等领域专家、科技志愿者,深入全区各镇乡街道开展常态化科普咨询、讲座及服务,打通科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万州小周镇大堡村党支部书记熊书记告诉记者,“科技专家志愿服务队年年到村里开展活动,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我们柑橘产业解决了大难题,希望今年专家服务队还到我们村来开展服务活动。”近年来,万州区累计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讲科技”志愿服务等多种志愿活动200余场次,培训种养大户1.5万人次,服务群众10万人次。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接下来,万州区将一步一个脚印,持续、稳步走在科普道路上,进一步扩大科普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探索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工作方式,奋力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推动形成覆盖广泛、全民参与的科普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区的带动作用,为万州区建设三峡库区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建设现代化新万州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