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进大棚助草莓增产万州:以橘结缘 以橘会友 以橘为媒梁平区新盛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保春耕巫山: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部署今年渔业渔政工作荣昌:百亩榨菜进入采收期 群众增收致富有盼头草浆喂鱼技术要点从“渝东粮仓”到“西部预制菜之都”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蜜蜂进大棚助草莓增产
万州:以橘结缘 以橘会友 以橘为媒
梁平区新盛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保春耕
巫山: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部署今年渔业渔政工作
荣昌:百亩榨菜进入采收期 群众增收致富有盼头
草浆喂鱼技术要点
从“渝东粮仓”到“西部预制菜之都”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2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渝东粮仓”到“西部预制菜之都”
——重庆农业基地产业升级观察
新华社记者 周凯

  小面、毛血旺、烤鱼……走进位于梁平区的重庆市预制菜产业园展览馆,上百种预制菜产品让人眼花缭乱,这些地道的重庆美食只需加热甚至开袋就能享用。在这里的智能餐厅,消费者还能品尝由自动烹饪机、送菜机器人制作的菜肴。今年春节假期,这个集购物餐饮、饮食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展览馆,成了当地市民买年货、吃年夜饭的“打卡地”。

  展览馆楼上是预制菜生产企业。浙江宁波商人汪新宽原在梁平区开宁波菜馆,2022年他将老家亲友生产的海鲜预制菜放到展览馆销售,很快被抢购一空,这让他看到商机。2022年12月底,汪新宽的海老汉(重庆)食品有限公司便在预制菜产业园投产。

  “西部地区对海鲜产品需求旺,我生产的海鲜及预制菜产品近50种,投产到现在销售额就达500万元。随着消费回暖,今年销售5000万元没问题!”汪新宽充满信心地说。

  重庆市预制菜产业园是梁平区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梁平拥有山城重庆少有的大平原,现有耕地100多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素有“渝东粮仓”之誉。

  梁平区负责人介绍,这里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加工业有一定基础,但过去存在产业链短、品牌力不强等问题。随着我国消费不断升级,预制菜产品因烹饪便捷、品种多样受到年轻消费群体欢迎。“我们利用农业优势,2022年开始全力打造‘西部预制菜之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为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梁平区出台系列政策,从冷链物流、检验保鲜等方面降低企业综合成本,让企业快落地、快投产、快发展。

  在梁平区某食品公司,酸菜鱼、藤椒小酥肉等数十种预制菜通过电商发往全国各地,让这个中华老字号川菜品牌焕发了新活力。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政府主导建设了检验检测中心、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还搭建了行业展销平台,政企协同制定预制菜标准,有力促进了企业跨越式发展。”

  美味的预制菜离不开优质的食材。梁平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梁平区近些年持续推进水土治理,既为预制菜产业提供了绿色原材料,也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礼让镇川西村的数千亩鱼塘如同一面面镜子镶嵌在大地上。过去这里因养鱼水污染严重,鱼也卖不出好价格。近几年,梁平区以“大面积养水、小面积养鱼”的思路,建设净化池等设施治理养殖废水,推广鱼菜、鱼稻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

  川西村养殖户说:“现在水清了,鱼的品质好了,再加上预制菜产业对鱼的需求不断增加,养鱼大有希望。我承包了126亩鱼塘,去年卖了300万元。”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今年1月梁平区设立了预制菜集散分拨中心,将全国知名预制菜品牌汇集起来,构建“买全国、卖世界”的预制菜贸易基地,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最近,重庆某食品公司合伙人忙着把企业搬往预制菜产业园的标准厂房。“我们的剁椒酱、自热火锅等产品供不应求,老厂房不够用,新厂房建好后生产线将从现在的1条扩大到5条,我们还要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把中国美食卖到国外去。”他说。

  数据显示,2022年梁平区引进预制菜产业项目51个,推出预制菜新品100余种,食品加工企业达到300余家,预制菜规上工业产值达58.8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迈向中高端。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