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今年我国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黔江区储备各类化肥保春耕长寿拱桥村: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智慧引领乡村发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确保今年春耕农资供应充足忠县:春耕春播忙 “铁牛”田间“闹”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韭黄种植管理石柱:为春耕准备“营养餐”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远亲不如近邻
今年我国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黔江区储备各类化肥保春耕
长寿拱桥村: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智慧引领乡村发展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确保今年春耕农资供应充足
忠县:春耕春播忙 “铁牛”田间“闹”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韭黄种植管理
石柱:为春耕准备“营养餐”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2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重庆“菜篮子”里的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 李晓婷 陶冶

  日前,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蔬菜基地里,新鲜的白萝卜已经成熟。阡陌道路将万亩土地分割开来,一辆辆三轮货车奔驰其间。一处田埂上,几名村民在三轮货车司机奚政学的指挥下,将采摘的一摞摞白萝卜装上车。

  “现在是萝卜丰收季,我在合作社里找了份开车运货的工作,一天能赚500元。”提到薪资,奚政学腼腆地笑着说。不仅如此,奚政学自己也收拾了10余亩土地,种植辣椒、萝卜等蔬菜。

  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蔬菜产业发展站负责人表示,潼南的土质属于沙质土壤,由涪江冲积而成,土壤肥沃疏松,人工运河又与涪江形成落差,灌溉条件优良。在这样的先天优势下,潼南萝卜品质优良,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但多年前,这样的优势并未被发挥出来。

  “以前农户分散种植一些粮食和低价蔬菜,既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统一品质,务农根本赚不到钱。”重庆市潼南区小舟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各村各组建起合作社,种植特色农产品,还有农委的技术人员统一来指导,蔬菜品质越来越好。”

  不远处的田地里,第二季萝卜已经播下,一列列白色薄膜犹如给大地穿上冬衣。细长笔直的萝卜从地里运至加工基地,自动化清洗、包装机器轰鸣运作,“吐”出一袋袋打包整齐的白净萝卜。在这里,超过九成的萝卜被销往广东、海南、北京、河北等地。

  重庆市潼南区大地升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筹办合作社,将村小组的上千亩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品种、统一养护、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大地升辉合作社加工基地拥有清洗设备、冻库和停车场,帮助当地农户进行农产品粗加工,收取少量加工费用。基地每日往来10余辆大货车,运送数十吨袋装萝卜。“合作社销售利润均返还农户,以萝卜为例,每亩一季萝卜收入起码4000元。”大地升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

  如今,潼南区桂林蔬菜基地的萝卜种植面积超3万亩,还种植了1万余亩甘蓝。每年5月,萝卜地改种糯玉米,甘蓝地改种苦瓜、辣椒等蔬菜,耕地得到充分利用。

  走进位于潼南区的重庆朴真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企业6000平方米恒低温加工车间的流水生产线上,一批批来自潼南的有机蔬菜经过筛选、包装、质检,随后将通过全程冷链配送至各地高端生鲜超市。

  “通过精深加工和有机品质保证,像这样的有机蔬菜价格要比普通蔬菜高得多。”负责人说。不仅如此,当地政府和企业也在探索更多蔬菜精深加工手段,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在朴真农业公司的蔬菜分装流水线旁边,一些巨大的不锈钢罐体引起记者的注意。朴真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酵素生产线,在这里,白萝卜、甘蓝、茼蒿等有机蔬菜在科学发酵、处理、加工后,“摇身一变”成为受年轻人喜爱的酵素饮料。2019年起,朴真农业公司开始与国外企业合作,进行酵素产品研发,如今企业80%的酵素产品出口国外。

  更多改变正在产生。作为重庆“菜篮子”,潼南区近年来加快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发展加工主体,推进科研创新和市场品牌培育,布局粮油、柠檬、保健食品等七大特色食品加工产业。潼南高新区被纳入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总体规划。目前,已签约项目37个,带动就业1.5万余人。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