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老腊肉”走进电商直播间探索“森林+”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绿色引擎”潼南区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秋马铃薯+榨菜”间种模式实现双赢梁平屏锦镇:8000余亩油菜管护忙彭水梅子垭:产业谋振兴,群众得实惠冬季贮藏种子方法铜梁:稻菜轮种促增收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城口“老腊肉”走进电商直播间
探索“森林+”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潼南区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秋马铃薯+榨菜”间种模式实现双赢
梁平屏锦镇:8000余亩油菜管护忙
彭水梅子垭:产业谋振兴,群众得实惠
冬季贮藏种子方法
铜梁:稻菜轮种促增收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潼南区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刘莉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公示了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潼南区榜上有名。

  据悉,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关部署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2022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第七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申报评价活动。

  近年来,潼南区按照农业农村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要求,选定了水稻、油菜这两个种植面积较大的农作物作为机械化作业水平评价种类,以新型适用型农机具引进试验示范为突破,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为引领,以农业惠农项目为依托,以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为支撑,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树立试验示范基地大带小,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农机技术服务支撑能力,大力提升农机装备质量水平,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接下来,潼南区将继续围绕“1+3+X”农业产业,按照农业产业发展、农业节本、农民增收三条主线,突出“农机与农艺、农机与适度规模经营、农机与信息化”三个融合,推进农机新装备试验示范、农机服务主体培育、农机购置及农机服务的补贴监管三大行动,促使机械化作业范围由水稻生产向其他农作物生产、由种植业向畜牧业、由生产环节向农产品初加工环节三方延伸,农机推广职能向设施农业提档升级、薄弱环节装备能力提升、农田宜机化改造三方面拓展,使全区农机化工作朝着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方向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