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小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科协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必须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近年来,梁平区科协始终把加强科协党组织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党建带科建,切实在科普服务中体现党建凝聚力,发挥党员引领力,全面提升科普服务质量和水平。
“党建+”组织延伸,让科普服务有广度
为给群众带来高效便捷的科普服务,梁平区科协采取“1+3+X”配置模式,全面完成了33个乡镇(街道)科协换届工作,成立了343个村(社区)科普小组,补充调整基层科协组织人员161名、明确村(社区)科普小组长、科普员数千名。建立健全学(协)会18个,弥补了基层组织不健全、职责不清晰、人员不明确、工作无对象的服务盲点,切实把服务送到镇村组及群众当中,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服务更有针对性。为解决基层工作难题,梁平区科协党组多方调研、多次召开基层科协组织、科技社团工作座谈会,加强业务指导,不断提升科协组织服务社会民生的能力。
“党建+”群众所需,让科普服务有温度
为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梁平区科协建立了“科普服务工作群”,做到及时为基层科协组织提供一对一的科普服务。为解决科普服务向基层延伸过程中“最后一公里”问题,梁平区科协党员干部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走访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分别在柏家镇龙峰村、虎城镇砂石社区等2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安装了“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设备;在梁山街道北池社区、文峰社区建立了社区科普大学;在云龙镇三清村、礼让初中建设了科普馆;在全区各村(社区)、中小学配备了科普书籍、书报架等科普服务设施,常态化开展科普教学活动,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科普需求;推动全区各乡镇(街道)科协、学会(协会、研究会)、企业科协全面融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梁家人”志愿服务组织,深入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400余场次,有效推动科协组织深度融入基层党建工作,真正实现科普服务“全覆盖”,科普宣传“零距离”。
梁平区科协机关党支部与云龙镇三清村党总支、袁驿镇绍兴村党总支、安胜镇井坝村党支部推行支部共建模式,为云龙镇三清村解决农村科技馆整体搬迁事宜,到袁驿镇绍兴村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活动,到安胜镇井坝村开展支部联线暨支部书记上党课活动,切实推动了基层党建与科普服务的深度融合,真正达到察实情、出实招的效果,确保科普服务落地生效。
“党建+”责任落实,让科普服务有力度
梁平区科协党组通过党员佩戴党徽,办公场所摆放工作牌等举措,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先锋形象“树”起来。大力开展岗位履职定诺,细化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明确推进措施,列出“时间表”,排出“路线图”,采取研讨交流、不定期抽查等多种形式,督促推进落实,以点带面带动科普服务影响力和凝聚力。梁平区科协党组印发《梁平区科协干部联系专家、区级学会、乡镇(街道)科协和企事业(园区)科协工作制度》,有效推动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提升群众工作的本领和实效。
为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梁平区科协党组建立了线上“科技工作者之家”,通过网络组织的形式,打造科技工作者线上兴趣圈、行业圈,吸引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专题研讨,拓宽科技工作者科研社交、学术成长、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效引导科技工作者坚定政治立场,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梁平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周启荣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抓好科协党组织全面建设,认真履行“四服务”职责,努力为梁平创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