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科普大学全面带动社区科普工作全国大学生冰雕艺术设计创作大赛冰城收官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第二届重庆市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总决赛成功举办农林类专业的春天来了2022年重庆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开赛父母该怎样表扬孩子
第05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以社区科普大学全面带动社区科普工作
全国大学生冰雕艺术设计创作大赛冰城收官
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
第二届重庆市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总决赛成功举办
农林类专业的春天来了
2022年重庆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开赛
父母该怎样表扬孩子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重庆社区科普大学
涪陵区科协:
以社区科普大学全面带动社区科普工作

本报记者 魏星

  涪陵区科协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涪陵区科协供图)

  不断更新的文化宣传栏、科普画廊,日益活跃的科普活动体验室,新增的露天羽毛球场、露天乒乓球台、户外棋桌、老年门球……这些只是涪陵区众多社区的一个缩影。

  涪陵区社区科普大学自2012年设立以来,分别在荔枝街道、敦仁街道、崇义街道、马鞍街道4个街道开办大塘社区、桅杆堡社区、白鹤梁社区等37个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近年来,涪陵区社区科普大学针对资源统筹、社区科普大学管理服务平台维护升级、对外宣传报道、总结表彰等方面实现了有效管理。

  设施设备日益更新

  为社区居民添“福气”

  “现在社区不光有室外健身器材,还有乒乓球场、棋牌活动室,我和老伴没事就去打打球下下棋,日子好得很咧!”涪陵区荔枝街道大塘社区的张大爷面对日益增加的场地设施设备难掩喜悦。

  在涪陵区荔枝街道,涪陵区社区科普大学在现有科普活动场地的基础上,做好体育活动设施的合理配置,做足增量。在原有规划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增加建设各具特色的公共体育设施,为社区居民新设了乒乓球场、棋牌活动室等活动场所。涪陵区崇义街道白鹤梁社区配置了10余种健身器材,如扭腰机、跑步机、蹬力器、健力车等喜闻乐见的设施,免费向居民开放。

  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投影仪……这些应用在家庭场景内的设施设备也“走”进了社区的电子阅览室,充实着居民活动中心。不仅如此,社区科普报、数以万计的各类期刊杂志也为社区居民实现自我“充电”提供可能,丰富有趣的科学知识、及时更新的社科信息在这里都能获取。

  2020年4月30日,涪陵区社区科普大学春期线上课堂正式上线,为区里老年人获取信息、掌握实用技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我们老年人现在也会拍摄、制作视频,这些都是在社区科普大学学到的,而且我们还有线上课程,随时随地都能看,很方便!”张大爷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刚制作好的一段旅游视频。

  “开发移动端科普课堂,是对社区科普大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又一创新,让居民突破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学、扎扎实实用。”涪陵区社区科普大学负责人介绍。

  不断更新的,还有社区内大大小小宣传栏、LED屏上环境保护、医疗保健、反邪教、反假币知识、地震防灾等科普知识,积极向居民宣传、介绍科技发展动态和提升生活实际的知识要领。

  “群众的切身感受就是我们科普工作取得成效的真实写照。”涪陵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说,社区设施设备不断更新,为居民的美好生活增添了一道道亮彩,硬件设施变多了,居民的生活更好了。

  科普活动走进千家万户

  为社区居民添“乐趣”

  服务社区居民,满足社区居民科普需求是涪陵区社区科普大学的宗旨。社区科普大学作为居民学习和参与的重要平台,因有教师与学员的深度参与和丰富的课程,为其提供着最具吸引力和生命力的社区科普活动。

  针对学员的基础、文化程度不同,各社区教学点严格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消防安全、医疗卫生、家庭教育、节能环保等科普知识为主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社区居民愿学、爱学、常学、学以致用,切实增加居民科普获得感、幸福感。

  2022年暑期,桅杆堡社区组织辖区的小学生开展“垃圾分类 保护环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区志愿者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知识科普课,并在政馨苑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现场教学和投放互动,号召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支持环保,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此类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暑假生活和社会实践经历,还增强了青少年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了解。

  涪陵区社区科普大学还将老年科技大学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培训计划,认真部署和协同推动培训工作,联合川东电力公司上门为辖区老人普及用电知识、进行安全检查,了解用电需求和用电难题,帮助老人们检查室内线路、家用电器,并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导线、插座、漏电保护器等,确保老人们用上“放心电”。

  现如今,互联网不光属于年轻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但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与知识却还有所欠缺,致使一些“洗脑购买‘三无’保健品、虚假高利投资理财、冒充亲友骗钱”等电信诈骗行为逐渐将魔抓伸向老年人,成为影响老年人安全感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为提高老年人的识骗意识和防骗能力,社区组织一系列“网络购物”“投资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等老年人防电信诈骗知识科普宣传活动,为老年人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类似的科普活动、知识培训还有很多。涪陵区社区科普大学强化社区组织协调,结合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食品安全宣传周、防灾减灾日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反对邪教、“科普进市场、进公园、进楼道、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结合社区实际积极抓好《科普法》《重庆市科协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宣传。“中老年健康知识”专题讲座、“预防血压高、糖尿病知识”健康咨询、夏季防高温知识讲座等不胜枚举,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科普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到居民面前,让社区的居民不花钱就能体验到科技的奥妙。

  居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

  为社区建设添“名气”

  2022年9月30日,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来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辖区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提高老年人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敦仁街道组织各社区开展重阳节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无敌风火轮、丢沙包、快乐套圈圈、趣味保龄球、投壶亲体验、筷送乒乓球……”场面热闹,笑声此起彼伏。

  “在欢乐中参与,在比赛中提高”这是敦仁街道社区居民们的共同心声。

  在崇义街道白鹤梁社区,社区积极打造“书香白鹤梁”党建品牌,开展科普知识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的活动。在每栋楼张贴和入户发放安全、消防、卫生等温馨提示的宣传资料,三年来通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社区掀起了讲科学、用科学、学科学的热潮。

  提升全民素质,为社区居民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是涪陵区社区科普大学的目标。

  近年来,涪陵区社区科普大学科普工作呈现良好势头,教学点数量有序扩增,课程日益丰富。根据社区居民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生活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活动,营造社区科普工作浓厚氛围。围绕“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健康养生、节能环保、疫情防控”等内容共开展活动1339次。开展教学活动不少于24课时,每次课时在1小时以上,每次活动参与人数不少于30人。

  据悉,涪陵区科普大学目前每个教学点均拥有50平方米以上教室,一套教学多媒体器材及其他配套设施,逐步完成了规范化的教学点开班教学工作,督促指导全区37个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完成教学任务,在2022年已开课888节。

  当前,涪陵区科协以社区科普大学为依托,有效整合和高效配置社区科技、教育资源。把社区科普大学建设作为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社区科普协会、社区科普员发挥作用的工作抓手和开展工作的载体,作为支撑和发挥社区科普益民服务站、社区科普网络作用的基础和阵地。通过推动社区科普大学的建设和带动,支撑社区科普益民服务站、科普网络的发展,带动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科普协会、科普员的建立和完善,带动社区普遍开展多种形式、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加大社区科普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结合科普志愿者工作站,打造“社区+志愿者工作站”模式。组织动员高校、科研机构、学会、协会、企事业科协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加入社区科普大学教师队伍,有序推进涪陵区社区科普大学师资库建设,涪陵分校教师资源库拥有教师166名。

  “科普大学培训已经成为社区党员干部、大多数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成为了社区的特色名片。”涪陵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