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做翅膀 科普连童心科普送下乡 村民都点赞
第06版:聚焦2022年重庆市“最美科技志愿者”
上一版 下一版  
青春做翅膀 科普连童心
科普送下乡 村民都点赞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陶小红:
科普送下乡 村民都点赞

本报记者 刘代荣

  陶小红(着蓝色马甲)在乡村宣讲健康知识。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陶小红,巴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库成员、重庆市营养与食品卫生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健康科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慢性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科普工作。

  “陶医生,给我量一下血压,这些天身体有点不舒服。”70多岁的王婆婆说。

  陶小红一边准备小桌子、小凳子,一边招呼道:“大家不要急,慢慢来,一个一个来……”

  12月17日,陶小红带着老公和儿子两个帮手来到巴南区丰盛镇油房村义务为村民进行健康知识宣讲。

  多年来,陶小红有一个惯例,就是科普讲座前都要例行为村民量血压、测血糖,解答村民疑问,并告之医院还为大家建立健康档案,然后才进入主题开始科普小讲座。

  “村民们有健康方面的疑问,不方便得到及时的解答,我们来一次乡下也不容易,能见缝插针利用科普前的时间为村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何乐而不为。”陶小红说。

  陶小红在巴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本职工作是慢性病的防控和健康教育,其参与科普志愿者工作正好巩固慢性病防控和健康教育效果。多年的志愿者工作经验告诉陶小红,单纯的说教式教育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她积极联系协调当地村卫生室、镇街医院,共同把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既方便了群众,也增强了科普实效。

  2015年,陶小红加入了重庆市公共文化物联网文化志愿者行列,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全区开展免费医疗服务以及国家卫生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我下乡搞讲座,多数情况都选择周末,一方面是方便更多群众来听讲座,另一方面周末自己也休息,找点事做感到充实,有时还拉上老公和儿子参与其中。”陶小红说道。

  陶小红志愿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如何才能在讲座中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成了陶小红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健康知识宣讲效果,我在讲座过程中,采取了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微信交流等方式,同时增添了有奖答题等环节。”陶小红介绍。为此,她自掏腰包购买香皂、牙膏、健康书刊、抽纸等作为参与群众的小礼品。

  3月4日,陶小红像往常一样在惠民街道沙井村开展一场关于慢性病防控的健康知识讲座。其间,70多岁的朱纪元找到陶小红,向她询问自己病痛的原因以及新农合报销政策。

  “我屋头经济困难,想问问怎样才能办理高血压药费用的减免?”朱纪元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根据国家和市、区出台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的有关政策,朱纪元符合高血压糖尿病“两病”的办理条件。

  当即,陶小红联系了惠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协助朱纪元当天办理了“两病”证明。之后,朱纪元在门诊高血压用药中每年可以享受最高1000元的药物报销。

  近年来,陶小红先后为35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协助办理了“两病”证明,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医疗政策落实到最需要帮助的基层群众。

  近年来,陶小红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巴南区各个村(居委会)开展科普讲座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和国家卫生政策宣传,投入志愿服务300多天、2000多个小时,累计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走遍了全区23个镇街、300多个村居,接受健康咨询2000余人次,面对面服务群众达4万余人次。

  陶小红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志愿者,逐渐成长为“重庆市健康科普首席专家”“巴南区首届科学传播专家”,先后获得“巴南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巴南区卫生健康系统“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给群众多宣讲一些疾病预防知识,让他们知道如何防病,这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应该做的事。”陶小红微笑着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