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疫情期间,李松校长同学校老师一起为学生运送快递和保暖衣物。(图片由重庆市合川大石中学提供) |
有信仰,有力量,有特色,才有发展魅力。2022年,在合川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合川大石中学在校长李松的带领下,认真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深挖文化特色,着力打造“石韵党建”品牌,按照“4321”工作体系,探索党建工作与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在党建赋能中提神提标提效,在赶考亮卷中亮出新举措新特色,推动学校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3+1”管理,引领学校有序发展
新时代,新管理。探索“石韵党建”与学校日常工作有效融合,引领教学工作有序发展,是合川大石中学党建工作特色。
合川大石中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制定“党委委员、支部书记、处室干部+年级教师”的“3+1”管理机制。党委委员联系年级,支部下沉年级。支部书记做好思想引领,抓实师德师风,抓牢学习教育。支委委员联系德育、教学工作,支部党员作好表率,激发教职员工积极服务学生、服务发展热情。
优化调整中层干部,培训培育青年后备干部,激发教学队伍活力。成立党员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实施“青蓝工程”,通过树典型、立标杆,引领全校教师共同进步。
如今,合川大石中学干部风清气正、实干创新。教师携手并肩、砥砺奋进。党委班子连续五年被评为合川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数十名教师获评区政府“基础教育品质提升工程先进个人”、区“骨干教师”以及“行知品质课堂课改标兵”“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校被区政府评为“基础教育品质提升工程先进集体”。
“家校共育”,让每一个学生成才
新时代,新德育。学校结合生源和校情,探索“家校共育”模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各年级成立家委会,建立起家委会联系群,实现学校与家长实时沟通;党员点对点指导家长,通过“家长课堂”、线上线下交流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掌握正确教育方法。请家长参与学生远足、成人礼、毕业送考、主题班会等活动。通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党员教师助力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筛查建立“一生一策”档案。充分利用思政课、红色资源和国旗下讲话,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引导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同时开展三级危机干预:一级危机干预面向全体学生,以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讲座为主要途径;二级危机干预针对异常心理状态学生,由心理老师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三级危机干预中,党员班主任与党员任课教师根据“一人一生”的关怀制度,对心理高危学生关怀呵护,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思想误区。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设立党员志愿服务站,党员及教职工积极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带领团员,服务师生,奉献社会。开展环保宣传和“夏送清凉、冬送温暖”“重阳敬老”“春耕助农”“中高考志愿服务”等暖心活动;“上下学护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学困生”等爱心活动,冒着被感染风险到各社区、镇街为学生运取保暖衣物,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提质增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目标。合川大石中学落实“双减”政策、“五项管理”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持续发展重要举措,积极开展课后服务,以个性化需求助推减负提质增效,助力立德树人教育本源,打造“五育”并举育人新路。
课堂优效,党员示范。举办党员课堂开放日活动,举行党员优秀事迹分享会,党委委员主研的“劳动教育”市级、区级课题成功立项,党员教师主研的《石文化鉴赏》获评“重庆市优秀精品课程”。《创造发明与制作》获评“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中西方文化差异》获评“合川区行知精品选修课程”。
学校获评合川区中学科技实践活动课程创新基地。在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党员教师丁顺安主持的科创团队努力下,科创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荣获市级、区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第37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4个一等奖,并有2个作品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重庆市第10届中学生科技小论文大赛仅有的4个特等奖中的3个。学校获评“重庆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被重庆市推荐加入“中巴科技教育百校联盟”。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合川大石中学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坚持“石韵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党建工作成效显著。文化育人独具特色。综合办学实力有目共睹!
通讯员 张婷 记者 黄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