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是通过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反应,在试纸条上进行的检测。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过程方便快捷,一般在10~20分钟即可出结果。那么,新冠抗原自测又该怎么测呢?
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抗原检测
1.不具备开展核酸检测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对发热患者和其他无发热的可疑患者等人员进行抗原检测。
2.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对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将信息推送辖区街道(社区) 管理后,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一次抗原检测。
3.区域核酸检测能力不足时,可采用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4.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中高风险区内的人员等。
5.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新冠抗原自测五步法
第一步:自测前准备
1.清洗双手。使用流动清水或手部消毒液清洗双手。
2.检查试剂盒。仔细阅读抗原自测试剂配套说明书及抗原自测相关注意事项,检查试剂盒完整性(说明书、采样拭子、采样管、检测卡)。
第二步:样本采集
1.擦拭。用卫生纸擤去鼻涕,头部微仰。
2.采样。拆开鼻拭子外包装,注意避免手部接触拭子头。一手执拭子尾部贴一侧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1~1.5厘米后,贴鼻腔旋转至少4圈,停留时间不少于15秒,随后使用同一拭子对另一鼻腔重复相同操作。
注意:年龄14岁以上的,可自行进行鼻腔拭子采样。年龄2~14岁的,应由成人代为采样。
第三步:抗原检测
1.洗脱、弃拭子。将采集样本后的鼻拭子立即置于采样管中,拭子头在保存液中旋转混匀至少30秒,同时隔着采样管外壁挤压拭子头至少5次,挤干后取出拭子。
2.上样。采样管盖盖后,将液体垂直滴入检测卡样本孔中。
第四步:结果判读
等待15分钟观察显示的结果,并及时用手机拍下留存。在30分钟后显示的结果无临床意义。
阳性结果:“C”和“T”处均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处条带颜色可深可浅,均为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C”处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处未显示条带。
无效结果:“C”处未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无论“T”处是否显示条带。结果无效,需重新取试纸条重测。
第五步:废弃物处理
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应将使用后的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后作为干垃圾处理。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使用过的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应装入密封袋,后续交由管理人员处理。
隔离观察人员不论结果阴性还是阳性,使用后的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均装入密封袋,由管理人员处理。
测出来结果是阳性怎么办
1. 如果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测,针对检测阳性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立即向辖区疾控部门报告,由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将抗原阳性人员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2. 自测结果呈阳性的,不论是否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居民应当立即向所在社区(村、镇)报告,由社区(村、镇)联系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将居民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使用后的采样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一并转运至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废物处置。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