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香的爱乡村产业车位
第16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猪油香的爱
乡村产业
车位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猪油香的爱

肖建新

  三奶奶走了!

  那个晚上,月朗星稀,坐在窗前,我忽然间听到了猫头鹰在远方的叫声,凄惨惨的,像一个孩子在无助地悲泣。我的心很乱,我想起了三爷爷。

  三爷爷从小就没有父母,是家族里的叔伯哥嫂们,你一顿我一顿把他拉扯大的。三爷爷18岁去当兵,21岁复员回了家。

  三奶奶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没人知道,因为她不会说话。据老辈们说,三奶奶是饿晕在三爷爷家门口的老板栗树下,三爷爷用一碗猪油炒饭救活了三奶奶。从此,他们开始了长达60余年的爱情历程。

  三奶奶不会说话,但她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三爷爷都能懂。他们从不争吵,很少串门,就像两棵毛茸茸的棕树,静静地立在菜地边上,人们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有人曾问三爷爷:“家是什么味道?”三爷爷总是笑眯眯地说:“无论多晚回家吃饭,我的碗底总有一块炼过的猪油渣。我的家呀就是猪油香的味道!”

  后来,我很好奇地问过奶奶,为什么三爷爷每天吃饭时,碗底都会有一块猪油渣呢?原来,三爷爷家每次好不容易吃上猪肉时,三奶奶就会把肥肉带皮一起割下来,切成小块小块的,炼了猪油后,再把油渣小心地用塑料袋封好,搁在猪油罐子里。每次吃饭时,三奶奶都会夹出一块油渣,放在三爷爷碗底,她自己却从不舍得吃。

  三爷爷没什么文化,还是在部队里突击认识了一些字。但他很崇拜读书人,常说:“要想有出息,就得好好读书。”我考上县城一中时,三爷爷比自己考上了还要高兴。去县城一中报到那天,他和三奶奶一大早便来送我,花生、葵花子装了满满一大袋。

  当我成为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时,三爷爷和三奶奶举着长长的一串鞭炮,在我家门口兴高采烈地燃放。那一晚,他们穿着平常轻易不舍得穿的崭新衣服,在我家坐了很久很久,末了,三奶奶从衣襟下掏出一个小小的手帕包裹,塞到我手里。我打开一看,手帕里包着的是一叠整整齐齐的钞票。

  大学毕业后,我在县城参加了工作,回家的时日少了,三爷爷也建了新房,离我家有些远了。后来,我调到了现在的城市,见三爷爷三奶奶的机会就更少了。只是从亲戚打来的电话里,零星听到他们的消息。亲戚们说,三爷爷三奶奶老了,话也不多了,出门的次数更少了。偶尔会看到他们,手牵着手走到我家门前张望,再从我家门前慢慢走到村口,然后又失落地从村口慢慢走回他们孤寂的院落。在夕阳的余辉里,他们相互搀扶着的两个佝偻的身影,被拉得细长细长……

  三奶奶走后,三爷爷经常一个人在老屋旁边的板栗树下,目光呆滞,喃喃地念叨:我的猪油香,我的猪油香没有喽……

  两个月后,三爷爷也去了。

  三爷爷三奶奶就这样走了,如同河岸边的两粒沙石,随着水流沉入了河底,不曾泛起一丝涟漪。他们那个猪油香的爱情故事,就像两朵蒲公英永远地随风飘散了。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