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支招 推动成渝地区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图片新闻巴南:“联”出乡村振兴新画卷如何管理冬小麦
第09版:科技服务·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专家“把脉”支招 推动成渝地区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
图片新闻
巴南:“联”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如何管理冬小麦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南:“联”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袁启芳

  近年来,巴南区引领党建推动乡村振兴,通过“跨村联建”模式成立片区党委、组建党建联盟,探索村村联、村企联、村单位联,走出一条“党建领航、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的党建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子。

  村村联建

  “肥水”流入自家田

  姜家镇水源村,几座彩钢棚鸡舍整齐排列着。在智能鸡舍内,安装有传感器、摄像头、溯源系统等智能设备,农户只需要拿出手机一看,便可实时掌握鸡舍温度、缺食、缺水等情况,也能监控鸡舍周边有没有野生动物、窃贼等,非常智能、方便。

  “现在我们村建成这样的标准化智慧鸡(鸭)舍有150间。还发展‘黑五谷’2500亩,产品都运至隔壁蔡家寺村进行加工、储藏和销售,并且有科技特派员、专家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现在我们村产业发展越来越好了。”水源村相关负责人说。

  这一变化得益于巴南区推行的“村村联建”。

  2021年,姜家镇依托产业基地和党建引领,以蔡家寺村为领建村,成立产业片区党委,将各村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并共用“食黑姜家”“姜蔡黑”等产品品牌和“一水黑”电商渠道,建立起以蔡家寺村产业为中心,其他3个村差异化布局的集体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姜家十黑”产业片区党委是巴南区诸多村村联实践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已成立11个片区党委,覆盖36个行政村,高标准建成了以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1个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为龙头的联建片区,通过强村帮弱村、先进带后进,推动形成头雁引领、强村帮带、产业联动的“1+1”“1+N”发展格局。

  村企联建

  强企富村“比翼飞”

  走进丰盛镇油房村,宽阔平整的沥青路、鳞次栉比的房屋,井然有序、干净整洁的布局,与美丽村景交相辉映,绘就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的乡村新画卷。

  油房村为巴南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2022年4月,油房村通过联合邦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联建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整合资源的优势,将人才共育作为党建、联建、共建的重要内容,实施“双向培养”。

  油房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发展越来越好,农旅融合发展也越来越快,得益于村企共建。油房村每个月会定期派人到农业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同时,也邀请农业企业相关人员担任油房村产业发展顾问,帮助村‘两委’厘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油房村与5家企业互联互动、互帮互助,建立常态沟通反馈机制,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宣传惠企新政策。企业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优势,邀请农业技术、乡村振兴、农家乐经营等方面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帮助党员群众提高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本领,实现增产增收。

  村单位联建

  “联”通百姓致富路

  互设“党员先锋岗”、联建“志愿服务队”、选派“党建指导员”……市乡村振兴局机关第十一党支部、区城市管理局机关党支部同东温泉镇黄金林村党总支组建党建联盟以来,东温泉镇黄金林村与联盟单位共过组织生活、共办主题活动、共商发展难题。如今,联盟单位每季度积极召开座谈会,为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实施、乡村治理等出谋划策,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支农助农,帮助解决群众问题。

  截至目前,联盟单位累计落实资金180万元支持村里发展集体产业;先后组织20名农技专家、业务骨干到村进行技术指导;采取电商销售、以购代捐、定点采购等措施帮助销售农产品1.3万余斤。

  据悉,巴南区目前已先后组建党建联盟33个,覆盖52个行政村,200余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群团组织、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金融机构参与其中。33个党建联盟有效整合各类党建资源和发展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