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曾说:“阅读一座城市,从阅读它的水开始。”而重庆是山城也是雾都,在火辣的美食和纵横交错的立交桥下,斑斓的夜景使人沉醉,伟岸的渝中半岛以它独特的风姿令外地人垂青,在阅读两江水的同时我又阅读了桥,当读到鹅公岩大桥时,我停下脚步,看见建川博物馆。
在抗战时期,汉阳兵工厂迁到了重庆,为了躲避日军的空袭,兵工厂特意修建在鹅公岩这一带陡峭的岩壁之上,所以重庆建川博物馆是利用抗战时期兵工生产洞洞体作为馆址设立的博物馆聚落。
主题雕塑“冒着敌人的炮火”威严屹立在大桥边。一位川军战士手握机关枪,眼神坚定,正朝着空中扫射日军战机,这也象征着勇敢和胜利。
作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一工厂所在地,走近它就是在重温历史,重新品读历史里的厚重与沧桑。它打开了我的思绪,也牵动着我思绪里的悲喜。我仿佛听见战斗的号角,仿佛看见将士将热血挥洒……
嘣,嘣,嘣,这是什么声音?
这是日军正炮轰宛平城,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七七事变让中国山河泣血,九州同悲血泪叠加,只有奋力抗战,才是出路。
“眼因多流泪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赵一曼在死前接受了电击的酷刑,死去的时候身体已经被烧得半焦,临刑前写给宁儿的信:“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处处原景重现,一幕幕震撼心灵的场景,让人悲泣。在泪眼中我彷佛看见那段全国上下齐心协力、艰苦卓绝、砥砺前行的岁月。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
是的,我们仍生长在这遍土地上,我们仍然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看见硝烟与战火渐渐远去,那红红的手印与英魂却铭记于心。
这夜幕下的山城啊,滔滔两江水依旧缓缓流淌,大桥两岸的灯每到夜晚总渐次亮起,那沉入江底的顽铁坚石我们可曾重新翻阅?
在翻阅中是否看见抗战烽火中淬炼过的英雄之手,那是握过大刀长矛,投掷手榴弹,埋过地雷,炸过碉堡,那样奋不顾身对抗着侵略者的勇士之手呀!
历史的沉重与沉痛是为了我们前行的步履更执着与坚定。
人寿百年、纸寿千年,而木、石、金、铜、瓷、玉等器物寿命可达万年,人走物留,直到永远。博物明志,宁静致远。
沧桑文物会说话:让历史告诉未来。
我记住了馆长的自白。
而置身于建川博物馆,莫名有一种安全感,有一股向上、向阳、向光的力量。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那归来的,定是那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心。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
让我们记住樊建川,
也记住建川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