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因背部疼痛(包括胸背部或腰背部疼痛)前来就诊,经检查后发现主要是由于背部肌肉劳损所致,但影像学报告上却显示是椎体血管瘤。患者往往非常紧张,血管瘤?什么意思?是不是恶性的?现在是良性的,以后会不会恶变?会不会转移?会不会瘫痪?虽然经过一番解释,但患者仍然疑虑重重。
什么是椎体血管瘤
椎体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椎体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年龄为4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下段胸椎、上段腰椎,其次是颈椎和骶椎,绝大部分为单发,少数为多发。
具体表现
尽管椎体血管瘤在影像学上有较高的发病率,但绝大部分没有临床症状。根据文献报道,该病发病率可达27%,仅有1%的患者有临床症状,绝大部分是在检查时无意中发现;只有一小部分病人因为瘤体在椎体内的膨胀性生长及周围骨质的破坏,造成背部酸胀疼痛,脊椎僵直,活动受限,如果造成突出椎管压迫脊髓、马尾或神经根则会引起相应症状。病理学表现为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及扩张的血窦。
观察防治
首先要明确临床症状是否与椎体血管瘤有关,如果血管瘤占椎体的比例较小,没有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与它无关,可以进行观察。
如果椎体血管瘤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时,则需采取进一步的治疗。特别是血管瘤占椎体的比例较大时,更应积极进行治疗,以防止因椎体血管瘤破坏整个椎体的稳定性,而发生压缩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