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中耳曾经是鱼类的鳃1.4万年前的古人类“蒙自人”到底长啥样古人驯化野羊初衷或是“存储活羊过冬”
第13版:科技生活·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人类的中耳曾经是鱼类的鳃
1.4万年前的古人类“蒙自人”到底长啥样
古人驯化野羊初衷或是“存储活羊过冬”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9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人驯化野羊初衷或是“存储活羊过冬”

  新华社北京电 每种家养动物都有一个关于它如何成为家养动物的谜团。一个考古学团队称,在位于土耳其中部高地的石器时代小村庄阿舍克勒赫于克,他们理清了绵羊和山羊如何成为家养动物的过程。这是众多尝试饲养动物的村庄之一。

  人类在1.04万年前首次迁居这里,并在河岸上建立了季节性住所,尝试储存食物,这发生在冰川刚刚退却之后。阿舍克勒赫于克居民的肉食大多来源于附近山区的绵羊和山羊。这些有角的绵羊和山羊腿非常长,与今天你在农场上看到的它们的圆胖表亲不一样。

  人类与这些动物的关系源自狩猎。起初,阿舍克勒赫于克居民将幼小的野生山羊和绵羊圈养在房屋之间的围栏里,粪便遗迹就是这些圈养动物留下的。他们只是将这些动物饲养几个月——这一时期遗留下来的大部分骨骼是青春期动物的,它们在向成年期过渡时就被杀掉了。这不是要把它们变成温顺的家养动物,而是种实时存储,可能是为了熬过下一个冬天。

  到公元前8000年左右,人类在阿舍克勒赫于克定居。他们开始更大规模地饲养动物,遗迹显示粪便堆积起来。有些动物开始繁殖,正如定居点流产绵羊和山羊的骨架日益增多所表明的那样。这些未出世动物的骨架也是另一种证据:在成功饲养家畜之前人们经历了艰难的学习。

  经过1000年,村民似乎掌握了使这些动物存活下来的技能,甚至还知道如何使它们繁衍。不同来源——或是山地牧场,或是村中种植——的食物以同位素形式在牲畜骨骼,以及食用这些牲畜的人类体内留下的痕迹是截然不同的。基于这些标记可知,在定居点接近消亡时,人们所需的肉食几乎都是从家畜身上获得的。

  与此同时,村民让绵羊和山羊更自由地活动。它们被放进森林和草场,在那里吃野生植物,而不是在村子附近圈养。这表明这些动物开始被驯化。到了这个村庄存在的后期,人们和这些动物似乎开始相互依赖。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