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研团队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共同研发出基于视触融合的多模态智能微创神经内镜机器人系统,已在服贸会上正式亮相展示,颇受关注。
机器人辅助手术中触觉缺失一直是困扰手术安全性的国际性难题,尤其是神经微创外科手术对触觉感知的需求极高。而此次参展的视触融合智能微创神经内镜机器人,已成功解决了使用神经内镜在颅内手术时的难以实现高精度接触力及接触位置的实时感知的这一技术瓶颈。
研究人员表示,基于团队自主研发的手术器械触点检测算法,可实现手术器械在颅内接触力误差小于0.1N和触点位置误差小于1mm的实时检测。同时,团队成功研发出基于内镜图像和触觉感知多模态融合柔顺力控制技术,能够实现自主安全进镜,有效规避对重要脑组织的压迫,保障患者安全。
此外,视触融合智能微创神经内镜机器人部署有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与相关企业共同研发的智能化手术导航系统,可在无需头架和参考架的情况下,实时跟踪手术器械,多角度观察病灶位置,指导器械定位与导航,为外科医生提供该手术阶段的关键解剖结构提示预警,保证手术安全。
据团队介绍,该设备具有小巧、便携、成本低、高效、操作方便、易于普及等一系列优势,可帮助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提升手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