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有了46亿年的历史。《人文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穿越三千年人文地球历史,为我们揭示出人与地球之间的紧密关系。
要认识人文地球,首先离不开对自然地球的深入了解。自然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从内部构造而言,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组成。别看地球辽阔无垠,可它在浩瀚的太阳系里,却不过广袤空间中的一个微小的点,由此可见宇宙的浩大与壮阔。千百年来,人类在探索地球奥秘的过程中,知识体系共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始于古希腊罗马和春秋战国,止于16至17世纪的科学革命。这一时期,人们不是为了研究地球而去掌握相应的地球知识,只是出于哲学上的考量、数学上的需要、军事意义上的远征,以及为黄金贸易导航、为批判宗教理论寻找证据、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等方面的原因,才被动式的去了解地球,这在无意中推动了科学的进步。第二个时期,主要集中在18至19世纪,人类对地球的研究,由之前的被动变为了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地球的学科划分也越来越精细和专业,相应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及手段,亦越来越科学完备。第三个时期,是20至21世纪初期,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壮大,以及地球理论的日益成熟,加之观测手段的持续进步,人类对自然地球的认识、特别是对人文地球的认识,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和完备的知识体系。
作为一本详讲人文地球知识的科普读物,作者还特意在每一个分节处,单列出“延伸阅读建议”,并为普通读者开列出一些有关地球知识方面的科普书籍,以补强他们对人文地球的全新认识。对于一些有一定基础,或从事地球研究方面的学者、专家,作者则推荐了一些与本书相关的学术型著作,意在抛砖引玉,推动人文地球的研究向着更高、更广的方向迈进,揭秘出这颗星球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奥义,以引导人们守护好这片美丽的“家园”,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共生。
世上只有一个地球。《人文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讲述了地球的昨天、今天,虽然围绕着这颗蔚蓝色的星球,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需要去破解,但本书无疑拓展了公众的思维空间,地球的明天会是怎样的一番风景,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