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图片新闻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总浏览量已超30亿次干预训练助青少年缓解压力《人生只有一件事》
第11版:科技服务·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
图片新闻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总浏览量已超30亿次
干预训练助青少年缓解压力
《人生只有一件事》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7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
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

欧媚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多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从原来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升学成为中职教育的新使命。“就业与升学并重”将会给中职学校带来哪些变化与挑战?在升学的同时中职教育又如何保持“职业”的类型特征?

  现实

  升学成为中职生向上发展的刚需

  中职学生的升学在一段时间内曾被严格限制,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曾有“3个5%”的规定,严格控制专升本、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及高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规模。长期以来,社会有了一种“读了中职就不能上大学”的普遍认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的升学政策逐步放宽。2019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中职学生有了一条专门的升学路径。随后,“高职扩招”取消了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限制。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

  现在中职学生可以通过三二分段制、五年一贯制、中本贯通、中高本贯通、职教高考、对口单招、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等多种渠道升学,除了升入高职专科以外,也能升入本科。种种政策表明,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中职学生的升学需求已经得到政策的重视和支持。

  变化

  吸引力提升文化基础教育加强

  在“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定位下,许多中职学校根据学生发展方向分类型招生,由于升学通道的打通,一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吸引力明显增强。

  山东潍坊商业学校校长孙中升介绍,学校在招生上分4种类型,一是职教高考,二是“3+2”中高职贯通,三是“3+4”中本贯通,四是直接就业。前3种学生都是升学方向,每年合计招生2000人左右,第四种就业方向每年招生一两百人。其中“3+4”中本贯通录取分数线高于普通高中,学生通过转段考试可以直接升入本科院校,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定位,要求中职学校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为学生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山东潍坊商业学校同时也在强化学生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一些技术技能学生毕业后还可以根据岗位需求继续学习,但是文化基础课尤其是思政课在离开学校以后很难有机会再学习。而中职学生处在可塑性很强的阶段,如果这些课程没开好,价值观出现偏差,后面可能无法弥补。”孙中升建议,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大类有针对性地开好文化基础课。

  挑战

  中职如何升学不弃“技”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当升学成为大部分中职学生的选择时,职业教育会不会失去类型特征向普通高中看齐?如何保证学生升学不弃“技”?

  作为山东省职教高考制度研究的参与者,孙中升认为,中职学生升学的目的是为了更高质量地就业,因此中职教育本质上仍然是就业教育,要用考试和评价把学生和学校引导到类型教育的轨道上来。

  既满足职业教育升学的需要又保持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除了完善考试内容和方式之外,多位职教界人士表示,中职在新的定位下,更需加强产教融合这一职业教育基因。

  多位中职校长建议,通过中职、高职、企业三方合作的方式来解决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问题,利用高职牵引中职产教融合,达到学生既能升学也能就业,企业能从高职招到毕业生,高职能从中职获得生源的三方利好。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