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不如意就立马走人”,随便辞职成为大众对当代年轻人的刻板印象。如今,在社会舆论、疫情影响和内卷现状共同作用下,许多职场人在真正需要脱离非良性环境时,并非如他人口中那般淡然随性,反而思虑颇多:第一份工作不如意,坚持还是跳槽?第一份工作做多久,可以跳槽?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那么,第一次跳槽的职场人如何做到勇气之下理性兼具?
职业选择“兼听则明”
不管辞职还是跳槽,都不该是一时冲动的产物,“兼听则明”包含了两个层面:首先,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通过对既往工作的经验积累,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走向,评估能力水平,加强对自身所在职位的认知。其次,寻求经验指引。作为只有一次工作经历的新人,对所处行业的前景预判容易见树不见林,此时依据自身优势,结合更加专业的前辈的意见,也许能更笃定地进行抉择。
求职姿态不卑不亢
做好决定以后,跳槽行动中“姿势”也要对,拥有积极健康的求职心态最为关键。“过分谦卑”与“不恰当的傲慢”在求职中都不可取,在企业语境中“略卑”,在自我需求上“不亢”,才是拿捏“不卑不亢”的合适尺度。
体面退出与尽快融入并行
辞职与再入职并不能一蹴而就,离职时办好离职手续,入职新公司后谦虚地向同事请教,做到体面退出与快速融入并行。与此同时,职场人在处理跳槽问题时,应尽量为自己预留2~3个月的时间做准备,以便应对离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为职业生涯“做加法”
为什么有的人越跳槽越迷茫?反复横跳的职场人,有时只是在逃避A职场出现的困难,没有得到解决和提升便又匆忙投身B职场,但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跳槽前,求职者必须明确和了解自己的心意:要什么,能为此暂时舍弃什么,想达到怎样的成绩。站在纵观职业生涯的维度,为自己排兵布阵,不断在职业道路上添砖加瓦,尽力打造个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