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接种新冠疫苗是控制疫情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也是减少死亡的方式。
根据研发技术路线不同,疫苗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DNA疫苗、mR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前两类疫苗是传统疫苗,后三种是新型疫苗。目前全球已有十多种新冠疫苗在部分国家或者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权或附条件上市。已公布三期临床试验的有10款,包括中国4款、美国3款、美国德国合作1款、英国1款、俄罗斯1款。其中3款为灭活疫苗,4款为腺病毒载体疫苗,2款为mRNA疫苗,1款为重组蛋白疫苗。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公布数据显示,中国新冠疫苗全年产能接近50亿剂。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已经超过22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超过了10亿人。
现在,我国各省市已经陆续启动了针对重点人群的第三针加强针接种。人们除了关注疫苗的有效性外,还要关注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后,大多数接种者的不良反应都为轻度到中度,在24小时内可以缓解,常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疼痛,出现疲劳、发热、躯体痛。我国接种最多的灭活疫苗,相对于其他新型疫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紧急使用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美国ModernamRNA疫苗每接种百万剂出现3次严重过敏事件,辉瑞/BioNTech的mRNA疫苗每接种百万剂出现5次严重过敏事件。牛津/阿斯利康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则出现过严重血栓事件。但相比起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风险,人群获得的收益更高。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至今,新冠病毒已出现很多变异毒株。我们时刻关注现在的疫苗是否对这些变异流行毒株有效,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我们接种的疫苗依然对这些变异毒株的感染具有保护效力。特别是针对流行的奥密克戎等毒株,现行接种的疫苗,依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