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高温不仅让人体感不舒适,更容易引发疾病,严重者很有可能危及生命。近日在持续高温的天气里,多地出现热射病病例。热射病就是重症中暑,哪些人群容易出现热射病?发生热射病应如何救助?速来了解热射病防治指南。
热射病是什么
热射病即重度中暑,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型患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
哪些人群容易出现热射病
高危、高湿环境工作、锻炼等人群。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生,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人群,比如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体质较差的老人、小孩、孕妇等。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如何正确预防热射病
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及时补充水分;适当食用芝麻、蜂蜜、乳品等柔润的食物,以益胃生津;劳逸结合,尽量早睡早起保持每天8 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穿浅色宽松的衣服、搽防晒霜、戴遮阳帽,做好防晒措施;预备清凉油、风油精或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药品。
发生热射病应如何救助
首先,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其次,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给患者降温;最好赶紧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严重者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去刻意束缚其抽搐的肢体,可用软物(床垫等)垫在病人身下。如果发生呕吐,请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