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地灾 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用汗水绘就榨菜产业发展蓝图
第06版:致敬2022年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上一版 下一版  
科学防治地灾 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用汗水绘就榨菜产业发展蓝图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7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立川:
科学防治地灾 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本报记者 关莹洁

  陈立川进行设备测试。受访者供图

  2014年夏天,一个普通的星期日,下了一场大雨。

  第二天下午4点钟,地灾网格员到奉节县大树场镇挨家挨户地敲门,说后山有险情,让赶紧搬家。场镇居民半信半疑地收拾起了家当。全村520余人撤离仅3小时后,滑坡暴发,摧毁了场镇南侧3栋高层建筑及道路等基础设施。但因为得到及时预警后撤离,滑坡波及范围内居民无一伤亡。

  “多亏了你们啊。”场镇居民拉着地灾网格员谢了又谢。

  地灾,即地质灾害。网格员是怎么知道地灾在什么时候来,从而发出预警的呢?

  “我们有一整套地灾管控系统。”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地质灾害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陈立川说。他介绍,设备和网格员管“点”,地面调查管“线”,“四重网格化体系”和综合遥感技术等手段管“面”。“点线面”结合,就能形成一个科学的地灾管控系统,全面、长期地管控地灾隐患,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但早些时候,地灾防治工作的开展主要靠脚。陈立川回忆,他曾在巫溪天元乡调查一块从山体上凸出的巨大危岩,步行3个多小时爬上危岩后,由于视线阻挡,完全看不见脚下的情况。为了详细了解危岩对山下群众的影响,只得原路返回,再步行3~4个小时,到河对岸去观察。

  脚能丈量的范围毕竟有限,陈立川想能不能将科技手段运用到地灾防治中来呢?他带领着团队开始尝试自主研发。历经近2000个日日夜夜后,“地质灾害InSAR早期识别和中长期监测系统”研发成功。

  重庆山区地质环境复杂,要精准识别、监测地灾点殊为不易。但这套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的系统却突破了人工调查的短板,犹如一双“天眼”,从高空识别大范围的地面形变,从而判断出疑似地灾隐患点。同时又能充当“永久摄像头”,对地灾隐患点进行长期监测。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当即识别地灾隐患300多处(至今1800多处),跟踪监测重大地灾23处,成果显著。

  “地灾险情有70%~80%是新生突发灾害,我们要用科技手段和大自然‘斗智斗勇’。”陈立川下定决心用科技构筑地灾防治安全防线。为此,他和团队接连自主研发出4大类15款智能化监测设备。

  2020年7月25日,武隆区土地乡中堡发生滑坡变形,村道公路中断、沿沧河堵塞形成堰塞湖,严重威胁下游152户5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陈立川带领团队立即奔赴应急抢险一线,首次采用GB-SAR、倾斜摄影测量、LiDAR等新型非接触式智能化监测设备,创新性开展“空-天-地”一体化应急监测,实时动态监测滑坡变形情况,为应急抢险赢得了宝贵时间,提供了指导性决策意见及技术方案,获得极大成功。

  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陈立川带领团队成功处置地灾险情上百起,成功预警各类大型地质灾害53起,避免经济损失超过3亿元。并长期支撑三峡库区奉节、云阳、巫山等8个区县72个乡镇1900多个地灾隐患点的防治工作。仅2021年汛期,重庆地区就有11处新生地灾隐患得到及时管控,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为了让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其中,陈立川牵头组建了重庆英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创新团队,率领团队建成了自然资源部、重庆市2个省部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创新中心。团队研究成果的转化,带动了行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了重庆市乃至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地灾防治的“重庆经验”,也随着陈立川参与开发的“四重网格化”地质灾害大数据管理及应急指挥平台传播开来,使重庆市地质灾害管控的基本模式,成为全国范围内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的典范。

  “接下来,地质灾害场景监测将迎来重大突破。”陈立川兴奋地介绍。由他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面场景三维形变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研究与应用示范”已经完成技术体系构建,投入使用后将为保护更多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地灾防治工作者的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