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功勋写在大地花径三峡情九寨沟的海子源泉
第16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把功勋写在大地
花径
三峡情
九寨沟的海子
源泉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文学

把功勋写在大地

刘昌宇

  在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逝世一周年之际,一本深切缅怀其光辉业绩,颂扬他无私奉献情怀的《把功勋写在大地:袁隆平画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4月)与我们见面了。

  该书以画册的形式,聚焦袁隆平光彩照人的一生,以简洁朴实的文字,从不同的视角,生动呈现这位“当代神农”奋斗与奉献的人生。

  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当教员,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学校的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长势特别好的天然杂交稻株,从此,开启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在常年的科研工作中,袁隆平勤于思索,敢于向经典理论发起挑战。他在开展水稻雄性不育试验的同时,还用无可辩驳的事实,一举推翻了米丘林、李森科的传统经典理论“无性杂交”学说。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去培育杂交水稻,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一举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其卓越的表现,使他当之无愧地赢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誉称号。

  该书用200余幅照片、画像、手稿、信件等,真切叙说着袁隆平心忧天下、报效国家的感人事迹,展现出他崇高的精神风范。几十年来,袁隆平始终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杂交水稻的选种育种上。为了培育出适合不同环境、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优质杂交稻种,他曾连续七个春节没有回家过年,不是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做试验,就是在三亚南繁基地的水稻田里观察水稻生长。他的众多学问,很大一部分就是从田间地头来的。他常常告诫那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实践出真知。科学上,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对待选种育种中的每一项数据。为了激励自己的科研团队攻坚克难,他总是身先士卒常年下田,从掌握第一手资料开始,不断调整杂交水稻亩产高产的各项指标。每当科研团队取得重大胜利,攻克技术上的瓶颈问题时,只要一有空闲,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稻场,分享大家的喜悦,热情地鼓励大家再攀新高。

  作为一本人物画册,该书通过对袁隆平工作、事业、生活等场景的热切描绘,立体地展示袁隆平的鲜活形象:有在水稻研究中心,守在显微镜旁聚精会神观察水稻育种的一幕;有深入碧波荡漾的杂交稻田,手捧沉甸甸的稻穗,凝思长考的动人画面;有参加国内、国际科研活动,向世界推介杂交水稻技术的精彩一瞬。袁隆平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农业科学家,他把论文写在祖国的稻田上,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