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三星堆里的丝绸
第13版:科技生活·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
三星堆里的丝绸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新闻
于无形处寻丝踪
三星堆里的丝绸

童芳 袁秋岳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在四川广汉市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除了大量青铜器、玉器、金器、象牙等,考古学家还通过微痕分析等科技手段,在三星堆“祭祀坑”中找到了丝绸。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介绍,三星堆的丝绸经过数千年的埋藏,已经不复当年的“颜值”,但考古学家通过显微观察和丝蛋白分析,在多个“祭祀坑”中发现了丝绸,有的附着于青铜器等出土文物上,有的“隐藏”在灰烬中。

  深度参与了三星堆丝织品的发掘、保护及研究工作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告诉记者,4号“祭祀坑”堆积着15厘米的灰烬层,通过分析检测,在不同层面都能检测到强烈的丝素蛋白信号,这是焚烧丝绸后留下的锦灰,这么厚的锦灰,可见古蜀国的富庶程度。

  据周旸介绍,这种在考古现场寻找丝绸残留物的技术,其原理就是抗原抗体反应,基于这种免疫学原理,研究团队已经研发出一种类似于“验孕棒”的试剂盒,能在已经泥化、灰化、炭化、矿化的遗物中找到丝绸。正是基于这种“于无形处寻丝踪”的微痕检测技术,我们才比较有信心地来到三星堆找丝绸。

  “三星堆被火烧过,被掩埋过,可能还被水浸过,留给我们的线索不多。但我们尽最大可能,不仅在三星堆的‘祭祀坑’里面找,而且在三星堆的库房里面找,研究对象不仅是出土器物,更是一堆一堆的灰烬。”周旸说。

  经过“彻查”,周旸的团队在三星堆的青铜蛇、青铜眼形器、40多件器物上均发现丝绸,品种有绢、绮、编织物。“除了厚实的绢,还有飘逸轻薄的绢,可以想象当年就像纱巾一样飘逸灵动。”周旸说。

  “三星堆库房里面还有大量青铜器包块,这些青铜器包块明显被焚烧过,在这个包块上面也找到了丝。这是非常明显的丝绸,看得非常清楚,平纹的致密的丝绸。我相信当时这块丝绸是非常厚实的,并且颜色鲜亮。”周旸说。

  丝绸的发现,是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出土文物微痕信息提取保护的成果,体现了中国考古学的巨大进步。考古学家不但在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里找到了丝绸,也在1986年发现的1、2号“祭祀坑”出土器物上找到了。周旸在2号“祭祀坑”的一件青铜器的背面一个非常隐秘的角落里发现了斜编织物。这是最常见的、也是人类使用最久的编织技艺。

  周旸认为,复原当时的社会,丝绸是不可忽视的物质存在。丝绸的发现一定能为人们提供更多信息,理解古蜀先民是如何表达宗教,如何思考宇宙的。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