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三星堆里的丝绸
第13版:科技生活·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
三星堆里的丝绸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星堆上新文物(上)
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
是“烧烤架”“华夫饼”,还是“月光宝盒”?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7号“祭祀坑”拍摄的龟背形网格状器。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它有很多名字。

  发掘者称它为“月光宝盒”。

  读者觉得它像“烧烤架”。

  “吃货”认为它神似一块大号“华夫饼”。

  考古专家为它起了“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的“学名”。但所有人都不否认,它是三星堆7号坑的“镇坑之宝”。

  七号坑的“镇坑之宝”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广汉市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6个祭祀坑目前共出土编号文物近1.3万件。这6个祭祀坑是在1、2号坑旁边相继发现、发掘的3号至8号坑。

  目前,三星堆3、4号祭祀坑已结束野外发掘,5、6号祭祀坑正在开展埋藏文物的室内清理,此次公布的文物主要集中在7、8号祭祀坑。新的编号文物中,数件造型奇特的珍贵文物前所未见,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新实证。其中有一件更是被誉为7号坑的“镇坑之宝”。

  一周前,这件位于7号坑的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终于被成功提取。而这件器物让见惯不惊的考古人员都觉得很稀奇,在媒体采访时大加感叹:“我个人的理解,这是我们发现三星堆最特别的器物之一。”因为它的整个构造整个形态,完全突破了考古专业人士对三星堆的一个理解。无论在三星堆还是在中国其他地区,同时代都没有发现任何相似的器物,“所以它的价值毫不夸张地说,是独一无二的。”

  青铜和玉器的组合体

  这件“镇坑之宝”的全名,叫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但说它是青铜器,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它只有外层的网格材质是青铜的,里面却装着一块美玉,相当于是青铜+玉器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前所未见,充满了神秘感,仿佛为三星堆增添了几分超越时空的魅力,和电影《大话西游》中超越时空的宝物“月光宝盒”功能神似。

  因此,在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将这件文物亲切地称为“盒子”。在清理掉盒子外层的泥土后,成功提取出来的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长61厘米,宽57厘米,分上、下两层,分别一次性浑铸而成。在“盒子”四角,还雕刻有栩栩如生的龙头。

  凑近一看,上、下两层的青铜网格似有错位,感觉可以掰开。再细看,发现器物一侧似有门合页状的插销,而另一侧则有两条铜带把两层网格“拴”在了一起。

  不过,历经3000多年,青铜网格已被严重锈蚀,其中两角也变形残破,暂时还无法进行开盒实验。但透过网格,可以看见被郑重地放在了青铜“盒子”里的,是一件珍贵的椭圆形龟背形玉器,同样上下对称,呈现青绿色,玉料也极为罕见。  

  更多秘密待未来揭示

  “我们完全不知道它的用途。”这件令专业人士都感到迷惑的神秘器物,瞬间受到了巨大关注。除了“月光宝盒”,人们还给它起了“烧烤架”和“华夫饼”的“外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取不久后,考古人员在外面的青铜网格和里面的玉器上都发现有大量丝织物的残余痕迹,这一发现有助于专家确认该器物是否曾经被丝质物全部包裹。同时网格中间还有类似竹编一样的构造,专家猜测网格也许和竹编的表现形式有一定关系。

  同时,在该器物的表面有一些具有韧性的青铜薄片。专家推测,这有可能是加入了铜和锡一起锻造的青铜片,展示了古蜀人精湛的技艺。另外,青铜网格的底部还有金器附着。这些金器到底是网格上自带的,还是7号坑里的其他文物,有待专家们进一步研究。

  对考古专家而言,他们更寄望于文物保护修复以后能够完整取出玉器,寻找上面是否有刻画或者墨书等文字信息。截至目前,还未发现三星堆任何文字信息,如果能在“盒子”上发现哪怕只言片语,都将是三星堆非常重大的发现。

  考古专家对此很有信心:“三星堆人应该不会把一块普通的玉如此郑重地放到‘盒子’里。”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