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何军林)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小学举行了一场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孩子们用显微镜观察药材切片、手绘中草药、制作洗手液……一个个变身“小小药学家”,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医院持续行动 加大宣传普及
为充分宣传中医药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近日,巴南区中医院组织党员志愿者、中医药专家走进巴川中学,为学生们带去一场生动有趣的中医药知识宣讲。
活动将“理论+实践”相结合。专家以“跟我学中医”为题,结合漫画课件,运用“望闻问切”方法及中医药疗法等讲述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药专家就金银花、肉桂、丁香等十味常见中药的辨认、性味、功效、主治进行实物教学。
在蔡家小学,北碚区中医院组建专家团走进校园,向学校延时服务小医生社团赠送100本《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专家团还带领小医生们诵读中医药读本,教孩子们识艾草、做药膏。
学校持续发力 丰富教学资源
为了将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今年重庆市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评选。经学校自愿申报、各区县推荐、专家评审、行政主管部门审议及公示无异议,确定了重庆市首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10所、培育单位3所。
其中,地处药材集散地储奇门的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小学校,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厚重的文化积淀,多渠道、全方位地将中医药纳入校本课程,选派优秀教师作为助教,协助项目组成员上好每周两节中医药文化和实践课,采取课中笔记、课后简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把“八段锦”健身操培训融入课堂,让师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两江新区万年路小学开展以国粹“中草药”为切入口的劳动教育,传承中医药文化。为了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进课堂,学校搭建中医药展示区,并建设中医药文化长廊,摆放中医药校本教材、中医药图书。此外,学校还开辟中草药种植基地,学生以年级为单位,种植不同的中草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会。
下一步,重庆市各级中医药和教育主管部门将联合各级中医院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中草药种植实践基地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校园活动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故事讲解等多种形式,不断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课堂,让年轻一代真正了解传统国粹,接力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