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碚金刚碑。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
近日,历时四年精心打造的北碚区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启动为期15天的开街测试,已经有不少游客在村落里游览。
缙云山下,嘉陵江畔,三百余载潮水起伏中,关于这座古村的故事,从未在历史长河中湮没。金刚碑位于北碚区北温泉镇,这座自清康熙年间因煤运而兴盛的村落虽然不复往日的繁华,但依然可以供人赏一眼山峦层叠,听一阵溪流潺潺。
得名与嬗变
金刚碑离北碚城区约5公里,古树、流水、民居均被周边崇山峻岭拱卫着,前面是滚滚而去的嘉陵江,是传说中“枕山、环水、画屏”的宝地。
那么,“金刚碑”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据称,当年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尊者来到缙云山建造寺庙时,得到了一位金刚力士的帮助,金刚力士遗漏了一块巨石在村子里。巨石有7米多高,2米多厚,形状犹如石碑,曾经跌落到嘉陵江里。唐朝时期人们在石碑上题写了“金刚”二字,由此,人们将这个村子取名为“金刚碑”。
2017年,北碚区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修复项目启动。经过四年多的打造,金刚碑古村落焕然一新,在保留历史质感的同时,还建设了金刚大庙、观音阁等多处具有古村落特质的打卡地。
因煤而兴 盛达三江
清朝康熙年间,缙云山煤炭资源被发掘,缙云山南坡的小煤窑星罗棋布,煤炭必经金刚碑嘉陵江出口运销外地,长此以往,金刚碑便有人聚集定居。
到了同治年间,金刚碑更加繁华,镇上各个行业兴旺繁盛,各类商号有几百家之多,还成立了煤帮、盐帮、船帮、骡子帮、牛帮、马帮、人力帮“七帮会”。船主、帮主、煤炭商、力夫就在金刚碑溪河两岸半山腰建起一座座穿斗青瓦房,一楼一底的石头墙、土墙、竹木夹壁墙的老房子,用石灰粉刷,依崖而建,在青山绿水间非常显眼,独具巴渝特色。
民国时期,金刚碑又形成了姚家院子、熊家院子、郑家院子几家较大的民居建筑群。一时之间,金刚碑沿河两岸聚集了1000多家商号、货栈,“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名声不胫而走。
抗敌后方 名流会聚
由于金刚碑地段由五指山与北山相夹而成,植被繁茂、大树参天,整个村落分布在一个深深的山坳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不少机构内迁至此,嘉陵江边也会聚了一大批文教名流。
名人云集、人文荟萃,给这个安静朴实的小村庄注入了“文化之魂”,金刚碑的繁荣至此被推向顶峰。据记载,曾有一百多名文人墨客在这里居住过,老舍在这里完成了名作《四世同堂》,教育家梁漱溟在此兴办了“勉仁书院”,成为北碚乡建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笔,于右任、傅抱石等名人也曾在此留下足迹。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后,不少机关单位也在金刚碑落脚,一时间,小小村落容纳当时部级以上单位多达13个,由于金刚碑地处北碚城与北温泉之间的水陆交通要冲,往返于北碚与合川的各路人马也常常驻足于此,更为这里增添不少热闹。民国时期的金刚碑,商业繁荣,人文兴旺,不仅是嘉陵江边的“小北碚”,更是重庆的“文化热城”。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