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洞山歌系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
木洞山歌的主体是被称为薅秧歌的禾籁。禾籁地域特色浓郁,曲目曲调丰富,主要有高腔禾籁、矮腔禾籁、平腔禾籁、花禾籁和连八句等样式。
木洞山歌曲目有《山歌好唱口难开》《走进深山雨要来》《木洞新气象》《赶场》等。
木洞山歌还有劳动号子、风俗歌、表演歌等样式。有数以千计的曲目,民间歌手颇多。1991年重庆市命名的第一批40名民间歌手中,木洞的歌手占37名,其中能唱500首以上的4名一级歌手全在木洞。巴南区文化馆还编写了30余万字的专著《木洞山歌》,2005年12月公开出版。1990年,木洞地区被重庆市命名为“山歌之乡”,1999年,木洞山歌被命名为“巴渝优秀民间艺术”。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大部分山歌失去了滋养、繁荣的基础,老一代歌手的衰老和谢世使传承出现断裂,木洞山歌濒临失传。抢救、保护木洞山歌,不仅可以丰富巴渝民歌艺术,也可促进中国民歌艺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