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围绕县情实际,深入开展研究,着力构建教师培养模式,历经三年实践探索,形成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五部曲”,快速提升县域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为促进学校快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落实严格考核制度。对县域2124名小学教师开展三笔一画、专业知识、理论研究、教学能力以及班级管理能力测试;落实“1+1”培养目标,分年龄段对测试教师制定“基础三年规划书”和“提升三年规划书”。
通过党建引领、师德培训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每年评选县师德标兵和“四有”好教师;采取“搭平台、建机制”等方式营造良好教学与研究氛围;采取民主治校,让教师成为学校发展重要元素,感受存在价值,自觉肩负教育使命。
加强制度建设。目前,县教委指导学校出台《十四五发展规划》《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等7项规定制度,各校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执行制度,强调各项规章制度和集体决定事宜坚决执行,不走过场。
搭建实践平台,强化教师专业发展。邀请专家58人到县举办学术交流,到校开展现场诊断;培养市县级骨干教师等380人,开展县培、“同上一节课”等教学沙龙。
搭建研究平台,让教师参与研究,学会研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名校专家交流,选派干部、教师参加国培和市培,组织国培下乡、乡村教师培育站等活动;落实帮扶计划,1所城区学校结对2所乡村学校,1位优秀教师帮扶1名青年教师;开展县级赛课126次,课堂艺术尽显。常态化开展校本研修、“三微”和“三小”教研,稳步提升研修能力。
(巫山县教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