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如何看待孩子的行为差异巫山县:推进小学教师发展“五部曲”超七成研究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第11版:科技服务·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如何看待孩子的行为差异
巫山县:推进小学教师发展“五部曲”
超七成研究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看待孩子的行为差异

吴婷

  世上的孩子分两种,一种是别人家的孩子,代表了符合社会规则和优秀标准的孩子;一种是自己家的孩子,各种缺点、各种讨厌和各种需要纠正的行为集于一身。即使自己的孩子已经很不错了,但妈妈们依然会发现他还有可以再提升的地方,回家后便是一通改造计划。

  “麻烦制造者”的优点

  有这样一些孩子,我们不妨叫他“麻烦制造者”。在学校挑战老师的耐心,他们坐姿不端正,上课走神、小声嘀咕,偶尔再接个下茬儿;在家挑战家长的耐心,写作业的时候听音乐,背书的时候一会儿就得换一个地方,阅读的时候身体扭来晃去,上一分钟在做数学题,下一分钟就和你说游戏……如果你恰巧赶上这样一个孩子,你是否能从中看到他的优点呢?

  其实,那些被看作麻烦的特质,恰恰是无限潜能和创造力的来源。他们用回避或“嬉皮笑脸”的方式来回应你的怒吼,也恰恰是在提醒你这个世界有很多的美好,可以用快乐来解决所有问题和困境。这类孩子的特点在于他们会一直饱有好奇心,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他们大胆、活跃、愉悦地追求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他们几乎是全才,学习什么都很快。这样的特质带来的天赋可以支持他们有策略地思考,支持他们大胆而迅速地整合内外资源去达成目标,他们往往是企业里改革和创新的先锋或者是创新领域的创业者和实践者。

  “杵窝子”们的潜质

  再说另外一些孩子,他们往往被家长称为“杵窝子”。很小的时候甚至会被怀疑是自闭症或孤独症。平时往往很不引人注意,他可能表现得很冷漠,对于你的互动,他更像个旁观者,不反驳不犟嘴;他可能会逃避运动和激烈的体力活动,看上去完全没有参与感;他宁可待在家里也不愿意去上学;他们往往内向羞涩,不擅长表达,不喜欢主动结交他人;在学校里,他对于学习的常规课程可能无法表现出热情,和同学也不容易打成一片……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你会不会对他的过于安静和冷漠而感到焦虑呢?

  你知道这些孩子把一般人用于说话、交友的精力和时间都省下来做什么?他们其实是在探索、解构并重建他们感兴趣领域的知识体系。当你以为他在害羞的时候,他可能在积极地吸收信息,并加工它们;当你以为他们冷漠缺少情绪而发呆的时候,他可能已把引起情绪背后的客观事实进行了梳理、分析和归类;他们用安静和孤立自己的方式建立一个绝对私密不与人分享的空间,而这恰恰是他们惊人洞察力和理解力的来源。

  谨慎区分缺点和特点

  每个人从生下来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行为和性格特点。谨慎区别其缺点和特点,制定扬长补短的计划才能有的放矢。

  针对“麻烦制造者”,可以制定日程表,轮换做不同的活动,在满足他们对多样性和新奇的需要的同时,支持他们把所学所做坚持下去;提供一些方式帮助他们学会安静(呼吸练习或冥想练习会有助于他们提升专注力)。

  “杵窝子”的特质带来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和体能上。在接受他们独处的前提下,带领他们完成一些体能训练,而不是指望他们完全改变不爱运动这个习惯;他们的人际关系是靠高学识和新观念吸引他人而形成的,而社交圈往往是相同兴趣、相同常识、相同智商的人组成的。因此,作为家长,当他们有了自己完整的思考时,允许或引导他们将自己独特创新的观念在一个一个小型的聚会中去呈现和表达,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交圈。

  总之,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天性特质,我们称其为“人格结构”。每一种人格结构都有它光与影的部分,让父母焦虑或不满的那部分可能恰恰是孩子天赋的部分,不能因为我们的“不知”而抹杀孩子的天赋,或推迟孩子补短和提升的机会。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