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和街小学朱静好与她的作品《小小航天员》。 本报记者 沈静 摄 |
本报讯 (记者 沈静)6月5日,在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渝中区劳技基地),来自全区32所小学、10所中学的1000名中小学生同台竞技,一个个制作精美的陶艺捏塑作品整齐地摆放在展台上,它们述说着一个共同的主题——“中国梦 劳动美 奋斗新时代” 。
据了解,此次举行的第十六届渝中区中小学生陶艺捏塑创意制作大赛由渝中区教委、区科协主办,渝中区青少年创新学院和渝中区青辅协承办,旨在鼓励全区广大学生动手动脑、创新创造,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大赛于今年3月启动,经过区级培训、校级初赛、区级初评、决赛,将评选出个人一、二、三等奖,团体一、二、三等奖,学校优秀组织工作奖和优秀辅导教师奖等奖项。
本次比赛作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变化,特别注重了时代性、创新性。渝中区教委希望通过举办中小学生陶艺捏塑创新大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