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
获得“身心双丰收”
浙江财经大学的李朝金和体育的缘分,不仅仅是“晨刷”“晚刷”,还有游泳,这是浙江财经大学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一开始觉得学不会游泳就毕不了业,还挺担心、恐惧的。但现在我真的感谢学校,教我这个‘北方旱鸭子’学会了这么重要的技能。”学会游泳以后,李朝金每周都会抽一个晚上去学校游泳馆游泳,“尤其是夏天,游泳真的太舒服了。”
据浙江财经大学体育部主任黄建华介绍,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否则学生一方面很难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在不规范的运动中受伤。“我们希望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巧。除了依托学校能够满足大型赛会需求的游泳场地和师资而开设的特色游泳课,我们还面向学生开设体育舞蹈、健美操等大学生喜欢的传统运动项目课程。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我们还开设了飞盘、气排球这类新型的课程。”
许多高校体育社团也在引导大学生参与体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06年,北大教授何仲恺发起创立北京大学学生滑雪协会,这是全国高校成立最早的学生滑雪社团。张远鹏是北京大学滑雪队双板队队长,让他特别自豪的一点,就是学校雪协10多年里发展了上万名会员。
对于体育的减压功能,李朝金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正在备战考研的她,每天几乎从早到晚都会埋头学习,但她的运动手环里有一个下午4点50分的“闹钟”,每天都会提醒她“可以出去放飞一会儿了”。
引导大学生运动
需为其“把好脉”
就读于四川一所高校的王怡然不太喜欢跑跳、球类运动,但她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跳舞。“在视频App看到好看的舞蹈,我就总想收藏起来。”迈出跳舞的第一步后,她结交了很多和她一样喜欢跳舞的朋友,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所以即便课业很忙,王怡然还是总能抽出时间来运动。
黄建华坦言,体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维度,要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除了学校通过课程和活动引导,还需要在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中,提升体育的地位,从而让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认识到体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不仅把体育作为学生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一环,还把体育作为评奖评优的刚性要求。”
此外,体育要吸引大学生,还要真正做到给学生“把好脉”。“我们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课程。比如有一些学生有肥胖的烦恼,也有一些想减脂塑形,这是学生真正的诉求。针对这类学生,我们开设减肥班,通过科学运动配合科学饮食来帮助学生达到减肥塑形的目标。这样的课程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黄建华说道。
自发当起体育精神传播者
张远鹏期待可以将冰雪运动、体育锻炼推广给更多人。“我们会定期组织滑雪活动,‘装备免费借,零基础教学’,降低大学生参与滑雪的成本。我们还会不定期举办系列沙龙讲座,介绍单双板入门技术,普及运动损伤防护知识,为同学们提供装备选购指南等。”
“体育对人的益处远不止于增强体质,它对于‘五育’都有促进作用。”黄建华介绍,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对整个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全民健身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青少年在价值观形成阶段,有非常强的可塑性。体育塑造人的规则意识、对公平原则的认可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对个人素养的提升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有重要意义。”黄建华说。
尚赫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以勳认为,推进“全民健身”,社会机构同样应该发挥力量。他期待通过更多的社会活动,唤起青年一代的体育运动热情与青春活力,为青年学子的个性成长与体魄强健持续助力。“同时,尚赫作为热衷公益事业、立足于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希望用体育精神唤起全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为‘健康中国’蓄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