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测绘服务用现代科技为文物“诊脉疗伤”习近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重庆力量
第04版:党的旗帜在科技界高高飘扬
上一版 下一版  
为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测绘服务
用现代科技为文物“诊脉疗伤”
习近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重庆力量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6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谢征海:
为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测绘服务

重庆日报见习记者 张凌漪

    谢征海(左二)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初夏时节,重庆轨道四号线二期建设如火如荼,渝北区一处正在施工的隧道里,施工方正加紧打磨隧道墙体。

  来自重庆市勘测院的技术人员搭着关节梯,将十多斤重的全站仪安放到测量控制点上,熟练地将掌上电脑连上全站仪。技术人员启动勘测内外业一体化系统,全站仪即可采集工作现场的各种勘测数据。这时,掌上电脑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当前数据,技术人员在现场就可以基本完成勘测数据采集处理工作。

  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勘测工作却没有这样方便快捷。那时,野外勘测的传统作业模式主要依靠手工记录、铅笔绘图,技术人员回到内业后再扫描矢量化、人工输入各种勘测数据到计算机,不仅作业过程繁琐,工作量大,而且人工录入容易出错,返工率高。

  为此,从1998年开始,重庆市勘测院副院长、重庆市工程勘察大师谢征海在全国率先提出研究开发勘测内外业一体化系统,并组建带领研发团队进行技术攻关。

  “那几年,大伙儿白天外出勘测,晚上又回到办公室熬夜编程序、研究算法,研发这套系统没有先例借鉴,大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开发、边测试、边试用。”谢征海回忆。

  2006年,勘测内外业一体化系统终于研发成功,并在市内外全面推广。

  谢征海说,有了勘测内外业一体化系统,外业只需要两个人就能在测量的同时完成数据录入与处理,回办公室后技术人员只需一两个小时简单编辑与质量检查,第二天即可向用户提交成果,效率明显提升。

  如今,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团队还不断探索、升级适应新载体的一体化系统版本。

  “我们最初采用笔记本电脑来运行勘测内外业一体化系统,但笔记本电脑耗电快、携带不便。后来,我们找到了轻便的E500电子计算器作系统运行载体,解决了携带不便的问题,但是这种计算器的图像范围小、分辨率低,外业图形查看非常费劲。现在,我们研发出了适用于大屏幕、高分辨率、轻巧的掌上电脑运行勘测内外业一体化系统。”谢征海说,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广泛应用。

  20多年来,勘测内外业一体化系统为城市勘测、规划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谢征海和市勘测院的技术人员一道,带着装有勘测内外业一体化系统的掌上电脑“上天入地”,先后完成我市多项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市政基础设施勘测工作,为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大剧院、解放碑地下环道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测绘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