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是气候变化?
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环境的“气候变化”区分开来。“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被破坏。
问:什么是温室气体?
答: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加温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因此称之为“温室气体”。《京都议定书》中,把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共 6 种气体确定为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共 7 种。
问:什么是碳循环?
答:碳循环是指大气、水圈、陆地和海洋生物圈及岩石圈中各种形式的碳流动(如 CO2、生物质中的碳,以及溶解在海洋中的碳,即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问:什么是碳足迹?
答:碳足迹一方面指某一产品或服务系统在其全生命周期所排放的CO2总量;另一方面指某一活动过程中所直接和间接排放的CO2总量,活动的主体包括个人、组织、政府以及工业部门等。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碳足迹的研究具有特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