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盗版书仍在不少网络电商平台泛滥,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比如,去年推出的某畅销书,原版标价42元,但在某网络电商平台上,不少店铺标价为“9.9元包邮”。
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背景下,为何仍有不少有影响的平台营销号和直播公然为其“引流”、放出低价“秒杀”链接?理由只有一个:暴利驱使。
记者以一本200多页、定价55元的精装书,向上海一家正规印刷厂询价。回复称,不包括精装封面,印刷3000~5000本,单本印刷价格约为10元;印刷量15000本以上,单本印刷价格可降至6~7元。继而了解,若小印刷工坊承接盗版书印刷,使用劣质纸张、工艺,印刷价格只是正规印刷厂的60%~70%,“造假成本”仅为4~5元。因此,即使在网络电商平台上以超低价“倾销”,也有可观的获利空间。
这些年,盗版已成为很多出版社不能承受之重,严重损害了著作者和出版社的合法权益。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高级法官商建刚表示,有效打击盗版还是需要走法律途径。“对于主观性恶意侵犯知识产权可实施惩罚性处罚。而对于销售盗版书籍者,被侵权人可以按照书籍的正价来进行索赔。电商平台必须举证自身已经采取了积极充分的版权保护措施才能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