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情结父亲的脊梁(组章)望月怀远科普诗词100首雷峰山
第16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川剧情结
父亲的脊梁(组章)
望月怀远
科普诗词100首
雷峰山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川剧情结

苏其善

  儿时,我最喜欢看川剧,它是我家乡唯一流传的剧种。

  那时,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难得看到一次文艺节目。有演出的时候,村民高兴得如同过节,特别是演川剧,村民们是每场必看,早早端来小凳子占住最佳位置,把乡村院坝围成的简陋剧场挤得水泄不通。

  父母亲也特别喜欢川剧,他们都能唱几句,特别是《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红色娘子军》等革命样板戏,基本可以连着唱完。他们常常扮演剧中各种角色,唱得有板有眼。每到下雨天不能上坡干活而在家里做家务或手工活的时候,父母亲都会放开沙哑的喉咙,不厌其烦地唱着。我则端张小竹椅,坐在母亲旁边,听得有滋有味。

  川剧,丰富了单调的乡村生活,为我的童年增添了不少的知识与乐趣。多年过去,川剧在我的家乡早已断绝。

  今年大年初一,我回故乡祭奠父母,在一个乡村院坝,却意外听到了川剧唱腔,我非常欣喜。回身望去,空旷的院子中间,一位白发飘飘的老人正唱着川剧唱腔。隐约可辨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我的心瞬间一震,立即驻足倾听。他虽然唱得走音跑调,但那高亢沙哑的唱腔却深深地震撼了我。或许那声音已经久违了,或许是川剧艺术的魅力所在,我竟然觉得他唱得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我最喜欢川剧的锣鼓和音乐,不但高亢激昂,而且很有气势。正剧还没开场,后台便锣鼓喧天,琴音飞扬。那激越高亢的鼓点和音乐,在简易的剧场上空震响,提示还没到场的村民们,“古代的王侯将相”即将登场了。

  川剧的唱腔优美动听。我常常凝神倾听,那或高亢激越或回声婉转的演唱,那合腔、领腔、伴唱,都意味隽永,引人入胜。我还喜欢看川剧“变脸”,更喜欢美丽的“仙女”挥动长长的“水袖”翩翩起舞。川剧艺术不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小时候,每年都有一两次县上或外地川剧团来乡场演出。我们家距乡场有十来里远。我每次都要去看,一大早就出发,很晚才能回来。没有手电筒或火把,往往摸黑赶路,摔的跟斗、淋的雨不计其数。

  我看的第一出川剧是《水漫金山》,那晚看得我激动万分。特别喜欢看白娘子在端午节喝雄黄酒变回原形;看白娘子和小青千辛万苦盗取灵芝仙草;看白娘子如何水漫金山;看法海把美丽多情的白娘子压在雷峰塔下……

  坐在我身边的母亲,她很多时候都边看边抹眼泪。她每次落泪,也惹得我的眼泪包不住。

  我迷上了川剧,看了大量剧目。《天仙配》《牛郎织女》《柳荫记》等千古绝唱的爱情剧目,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我现在还能哼唱大量唱段。我甚至在读书放学之余,还和小伙伴学着扮演剧中人物,用父母亲的长衣服做道具服装。

  那年县川剧团到乡上招收演员,我急忙报了名。第二天去乡上参加考试,我高兴极了,心里那个美哟,用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人生有很多事常常出乎意料,平日里那么喜欢川剧且唱得有板有眼的我,在考场上却声音嘶哑,那些滚瓜烂熟的唱段竟然唱不出来。我遗憾落榜。

  我失落至极,也许我命中注定与川剧演员无缘吧,但这并不影响我喜欢川剧。每次到县城,我都要在剧团周围徘徊,听那些川剧演员练声练步,还跟着他们轻轻地学唱,直到演员下班,才饿着肚子离开。经过三十多里的山水路程后,才在天色黑尽时回到家里。

  现在,由于电视剧、电影的冲击,川剧很不景气,几乎所有的演出团体都解散了。渐渐地,没有川剧团来乡场上演出了。这些年,我也再没有看到过川剧了。但川剧那与众不同的锣鼓声,那激越、悠扬的演唱,还常常回荡在我的记忆深处。

  那天,蓦然听到乡村老人不成调的演唱,我竟怦然心动。川剧,在这一刻,又深深地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