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共振的健康宣言抗疫 一场共克时艰的感动做包子雪峰山花事情(组诗)
第15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下一版  
同频共振的健康宣言
抗疫 一场共克时艰的感动
做包子
雪峰山花事情(组诗)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疫 一场共克时艰的感动

周康平

  人生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灾难。面对疯狂吞噬生命的病毒,惊慌是一种难免的现象,我们必然会奋起反击。面对“恶魔”的肆虐,众志成城就是我们战斗的号角。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疗队频频出击,救百姓于水火。这是一场国之大义,是一场无须全民动员的危难,也是一场不计个人得失的考验。前方和后方,都是我们自救的战场。我们万众一心的力量,来自我们民族精神的坚强不屈。这场拯救行动,既有军医们逆行的感人泪下,也有各省市医疗队伍走向疫区的义无反顾。他们彰显的无畏与豪迈,让国人热泪盈眶。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在这场全民奋起的战斗里,有无数值得我们关注的人。有些人,无法像医疗队伍那般逆向而行奔赴前方,他们普通的身影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后方的抗疫也充满了艰巨!前方奋战的场面感人至深,后方的工作现场,同样让人热泪盈眶。

  我所在的小镇,虽远离湖北武汉,却不幸遭到了新冠肺炎的侵袭,成了严重的疫区。因治疗条件有限,加强防范和管控显得尤为重要。阴雨的天气,寒冷的街面,这过年的时节,街头早没有了往年的车水马龙。冷清的大街小巷上行走的人,多是政府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仅肩负着特殊时期的宣传、检查和监督的重任,还要疏导民众紧张的心理,营造良好环境。

  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封道是必然的选择。那些肩负封道工作的人员尤其不易。在这艰难时刻,警察冲在前方义无反顾。高速公路的路口任务最重,这些雷打不动的管控阵地,简易的帐篷就成了他们的家。那些坚守在进城老公路的人员,住的场所更为简陋。一张红白相间的塑料膜,围成一圈便是一处居身之所,以抵挡寒气的侵袭。看到他们蹲在泥地上吃方便面的模样,心酸之情便涌上心头,这就是属于他们的春节。我们与这些人员素不相识,他们这是为了谁在吃苦受罪?还有那些守小路的人员,我们这镇虽小,但八方通衢,小路和大道自古有之。既然已是严重疫区,一些人心里惶恐,便想离开这里。群体隔离是疫区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把守小路更是不可掉以轻心的重任。小路一般都是在荒山野坡,在一条通往县城的老旧公路上就有多条通往外界的小路,其中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可通向长江下游的一座城市。守护在这条小路上的,是两个即将退休的老人。因年岁较大,单位并没安排他们上岗,这两个人却主动报名。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国难时刻,我们这些工作几十年了的老人,岂能独善其身!后来与这两位老人一同值守的,还有一位刚刚新婚的年轻人,他们日夜看守着这条重要的小路。这几位勇者挤在一个岩洞,篝火上吊着烧得黢黑的茶壶,三张小板凳,一条泡沫垫上堆着两床棉被,这就是他们过年的家!看到此情此景,怎能无动于衷。面对称赞,他们只是淡然一笑:“我们这算啥,你没看到我们单位守在山上的人,那才辛苦。”

  说得没错,守山的人,条件更是恶劣。山上寒冷,潮湿多雾,可他们不因驻守的艰苦就躲闪一旁,依然像钉子似地钉在山上。

  抗疫的工作真是各有辛酸。我们小镇上,承受风险程度最大的是那些处置疫情突发的人员。他们不仅要积极参与疫情发生之地的封锁与清理,还得不厌其烦地对所属楼房的人做思想工作,安抚他们紧张的情绪,让他们遵守隔离规定。有时,还要走进疑似者家中消毒防疫,这与奋战在前方的抗疫勇士并无区别,但难以被更多的人知晓。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基层工作人员,不怕感染,不惧死亡,以他们实实在在的行动,肩负起了我们后方的抗疫战场,将兴风作浪的病毒扼杀在每个角落。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