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对于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有着多么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下,在全民“注重健康、珍视健康”的境况下,一本雅俗共赏的医学读本《钟南山健康忠告》(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进入到我们的视野。
该书以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将钟南山几十年行医问诊中所积累的健康养生知识,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予以层层剖析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健康警示和建议,以期唤醒人们的健康意识,让全社会的人都能从生活上、工作上,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每天都能迈出健康步,走好自己的健康路。一开篇钟院士就再三提醒我们,要正确认识健康这个恒常的话题。“健康就像是空心的玻璃球,工作像皮球,玻璃球掉下来会碎,不会跳起来,皮球掉地上能弹起来,被损害的健康难以恢复……”他把健康形象地比喻成空心的玻璃球,把工作视作皮球,两者摔到地下,一个会碎,一个则会弹起来。生活化的比拟,一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懂得比工作更重要的,其实是我们的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工作、家庭、事业才会有保障。为了强化这种医学理念,钟南山进一步建议:健康的身体取决于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此话虽短,却道出一个朴素的道理——在科学养生的问题上,只要转变观念,正确应对,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保护神”。
书中,钟南山精辟地把健康归纳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四个层级。他分析道,只有这四个指标全面达标了,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之人。钟南山同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健康就是寿命长”这种简单认识论,予以了科学的指正。指出人都有三个年龄,即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自然年龄讲的是人的自然岁数,生理年龄则指的是从人体的生物学和生理学角度来衡量的年龄。而心理年龄却是以人的大脑功能及心理衰老的程度来度量的年龄。钟南山认为,自然年龄不可更改,但通过积极的养生和保健,是完全可以延缓生理和心理年龄的,从而在内心始终永葆青春健康。“磨刀不误砍柴工,轻伤就要下火线。”在此,钟南山以一句俏皮的打油诗,突出了自身调养与健康的关系。他就此发出忠告,“感觉身体状况不好时,体力有透支的倾向时,就停下来好好休息。”在钟南山看来,真正的健康,不仅要活得长,还要活得好。而要做到这点,除了先天的遗传、适当的运动、优越的医疗条件外,注重心态平衡、饮食、疾病的早防早治,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而要达此目标,钟南山的秘诀就是“保持一种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
当下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现代人都希望能活得既健康又长寿。如何做到这一点?钟南山悠然开出一剂良方:“人生要有追求。”大量的医学数据和社会观察,也佐证了他的这种观点:“生活有目标,长寿概率高。”他继而忠告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这对于一个人的健康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要苛求,应该做到知足常乐。”面对健康长寿,钟南山开出的第二剂良方是:“要多学会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对世界多一点包容。”正所谓“仁者寿”。毋庸讳言,长期保持这种平和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无疑对我们每个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书中,钟南山还就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对居家老年人最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也给出了参考答案。他的健康忠告,既面向一般大众,又指向特殊人群;既发挥了自己的医学专长,又在诲人不倦中,彰显了他可贵的医者仁心。
在疫情中,品读钟南山的健康宣言,自然多了一些同频共振。与自身和谐,与他人和谐,与整个世界和谐,有敬有畏,健康才会一天天朝气蓬勃地向我们走来。在我看来,本书带给世人的最大启悟,正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