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以史为鉴 传承香文化四川清音2022石柱中益乡嗡嗡节开幕
第12版:科技服务·文旅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以史为鉴 传承香文化
四川清音
2022石柱中益乡嗡嗡节开幕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5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重庆

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原名“唱小曲”“唱小调”,是重庆、四川的曲艺音乐品种之一,两地拥有共通的曲调音乐体系,但也具有各自的传承发展历史和腔调特征。2011年,四川清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清音形成于明末清初。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重庆成为四川清音的兴盛地、传播地。重庆水陆码头汇集的民间艺人众多,交流与竞争促使民间艺术格外繁荣。以唱曲、伴乐为生计者,组班结社,代有传人。

  重庆“四川清音”曲调类型分为小调、大调、小令体曲牌三大类别,调体和曲牌约有二百余支。大调具有“背、月、皮、簧、勾、马、寄、荡”八个大调,其大调型的曲牌当为数量之最。调类及其曲牌的音乐结构、调性功用、演唱风格的表现力有别,特色各异。八大调曲牌体格多样、繁复大套,常为多个曲牌连缀组成为一个联套体,适宜表现说唱结合、叙事性强的大容量情节故事。小调型曲牌的乐句短小,单体曲式,可独立成篇,演唱字句抒情风味浓郁;小令体曲牌,乐句曲式都较简练,一般不单独使用,常插用于联套体曲式中,发挥色彩性功用。

  新中国成立后,改编、创编的大量“清音”曲目和节目,在功用和风格上凸显出既有传统性又有创新性的倾向,重庆“四川清音”的大调型善于表现大题材、大气象,铸就了其独具的巴渝风尚。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