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达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全民素质得到稳步提高。
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分析认为,从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为普及化高等教育,意味着我国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也展现我国高等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更强的贡献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既有“量”的变化,更有“质”的提升。“高等教育主动将自身发展‘小逻辑’服务服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吴岩介绍,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增强,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
创新,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大关键词。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3万余门、在线开放课程1.1万余门,聘请17.4万名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专兼职教师。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与新医科,以及一流专业建设等,正在成为教育优先发展的新平台,以及创新人才成长的新平台。
此外,中国特色的高校学位授予体系、专业目录体系和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65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前目录内专业771种;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7万个,撤销或停招1万个,人才培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度明显增强。
“高等教育战线以高质量为统领,注重由要素发展观转向整体发展观,不断探索建立与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发出了中国声音、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吴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