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 冉罗楠)近日,市科协、市教委、团市委、市文明办联合印发通知,共同开展高校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着力打造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心怀大爱、无私奉献、助人为乐、服务社会的崭新形象。
通知明确,全市高校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主要依全市科技馆体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教育基地等机构开展。一是采取“馆校结对”模式,组织高校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依托科技馆体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公众引导服务、科普知识讲解、科普剧排演、科技展品设计研制等各类科技志愿服务;二是协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进乡村、青少年科技教育进学校、科技文化宣传进社区等活动,如“科技三下乡”“社区科普大讲堂”“美丽乡村环保行”“智慧社区健康驿站”等科技志愿服务;三是鼓励高校大学生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各类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将科技志愿服务与新时代内涵、个人学科专业特色相结合,努力在科技为民、科普惠民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我们将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平台作用,大力宣传高校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中涌现的最美大学生科技志愿者、星级大学生科技志愿队、最佳大学生科技志愿项目和最优服务站(点)典型事迹,增强大学生参加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荣誉感自豪感。”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